日光性角化病

十三、日光性角化病

【概述】

本病又称光线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是由于长期暴晒损伤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癌前期损害。皮疹多见于面、耳、手背、前臂等部位。有时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临床表现】

(1)好发生于暴露部位,以面部、手背、前臂、颈部、头部秃发处多见。

(2)皮损为红色到淡褐色或灰白色圆形、不规则形角化性丘疹,境界清楚,大小不等,为0.5~1 cm或更大,呈多发性,亦可单发,表面附干燥黏着性鳞屑,厚薄不等,不易剥离,周围有红晕,皮损可增厚呈疣状。

(3)无自觉症状或轻痒。

(4)少数病例炎症显著,可形成糜烂、溃疡而继发皮角或鳞状细胞癌。

【诊断要点】

1.组织病理 表皮广泛性角化过度伴境界明显的角化不全,该处表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可见核分裂,基底层细胞呈非典型芽蕾状增生并伸向真皮上部,真皮呈明显的弹力纤维变性,并常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2.鉴别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表现为皮损质地较软,表面有油腻性鳞屑,鳞屑容易被剥去,病理为病变下端界限清楚,常有假角质囊肿,无不典型细胞。

(2)盘状红斑狼疮:好发部位为面部,特别是两颊和鼻背,皮损为皮肤持久性盘状红斑,境界清楚,表面可有黏着性鳞屑,剥离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口。病理为角化过度,毛囊口角栓,颗粒层增厚,棘层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治疗原则】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日晒,经常使用防晒霜。皮损单一的可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多个或大面积损害需要氟尿嘧啶、咪喹莫特软膏、0.1%维A酸霜治疗。目前,还可采用氨基酮戊酸的光动力疗法治疗。对于顽固的皮损或过度角化的皮损,可以采用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