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珍珠状丘疹

六、阴茎珍珠状丘疹

【概述】

阴茎珍珠状丘疹(pearly penile papules)又称冠状沟或龟头丘疹,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毛状阴茎或多乳头状阴茎。其临床表现有时为绒毛样乳头病变,曾命名为阴茎多毛样乳头瘤(hirsutoid papillomas of the penis)。目前学者大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异,不引起任何功能上的障碍,所以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也不会通过性交感染和传播。引起阴茎珍珠状丘疹的病因及发病率尚未明了。过去认为本病可能和皮脂毛囊有关。但从组织学上观察,看不到皮脂毛囊结构。也有人认为本病与局部刺激因素有关,如包皮过长、局部卫生状况差、冠状沟分泌物及污垢的长期刺激或其他因素(如感染等)引起的局部红肿等炎性反应可能是造成本病的直接原因。调查发现青年男性中包皮过长者阴茎珍珠状丘疹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包皮正常者。还有学者认为该病症可能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但Ferenczy等检测了病变组织中HPV,结果阴性。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损害主要发生在阴茎冠状边缘和冠状沟处,可见珍珠状,白色、黄色或红色的半透明丘疹,大小为0.5~1 mm,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至数行。丘疹互不融合,有时包绕整个冠状沟,偶尔也分布于龟头及系带上或阴茎干。质较硬,无压痛、无破溃。患者无自觉症状,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组织病理显示表皮正常,角质层稍薄,基底细胞含有色素。病变部位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成纤维细胞,四周绕以密集的结缔组织,并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①多见于20~50岁的青年和成人。②好发于阴茎头前端或环绕阴茎的冠状沟。③损害为珍珠样丘疹,白色、肤色或淡红色,不相融合,沿冠状沟成串珠状排列。④无自觉症状。⑤病程慢性,可长达10年或更长。

2.鉴别诊断 根据冠状沟部位的珍珠状丘疹及病理改变,本病诊断一般不困难,但需和皮脂腺异位、尖锐湿疣、乳头瘤区别。

本病主要通过病理鉴别与皮脂腺异位及乳头瘤区别,病理上无皮脂腺结构可以排除皮脂腺异位,乳头瘤病理上表皮呈增生性改变,见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细胞空泡化和假性上皮瘤样增生。

阴茎珍珠状丘疹与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要点在于前者损害局限于龟头的边缘,损害数目较多,为珍珠状乳白色丘疹,表面光滑,损害随病程延长不增大,乙酸试验阴性;而后者损害不局限于龟头的边缘,多单个散在,损害较大,表面不光滑,且多呈菜花状,随病程延长逐渐增大,乙酸试验阳性,组织病理检查见凹空细胞。

【治疗原则】

本病良性,不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