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形性日光疹

二、多形性日光疹

【概述】

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是一种获得性、特发性、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光敏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日光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发生也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等有关。

【临床表现】

春季初次受较强日晒后发疹,春夏季症状加重,秋冬季自行减轻或消退,次年又有反复,一般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十年,女性好发。暴露部位好发,依次为颈下V形区、前臂伸侧和手背、上肢、面部、肩胛、股和下肢。皮损呈多形性,多于日晒后2小时至数日间局部皮肤烧灼感或瘙痒,数日后发疹,损害有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落屑或苔藓样变等。临床可分5型。

1.丘疱疹型 也称湿疹型,集簇分布的丘疱疹和水疱,或有糜烂、渗液、结痂、落屑,或呈苔藓样变。

2.丘疹型 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丘疹。

3.痒疹型 米粒至豆大的丘疹、丘疹型风团及小结节,有时伴发紫癜或毛细血管扩张。

4.红斑型 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水肿性红斑,浸润不著,境界明显,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5.混合型 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以上型别皮疹。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①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春季和夏季。②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暴露部位(如面部、颈后、颈前V形区、手背和前臂伸侧),而头发及衣物遮盖部位多不累及。③皮损呈多形性,常见的有小丘疹、丘疱疹,也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大丘疹或斑块。多数患者常以一种皮损为主。瘙痒显著。④多无其他全身症状,易反复发作。

2.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湿疹、接触性皮炎和盘状红斑狼疮等鉴别。

【治疗原则】

1.避免暴晒 外出时可应用遮光剂防止紫外线过度照射;易感者也可在每年春季发病之前进行预防性光疗,先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皮肤,以后逐渐增加剂量以提高皮肤对光线的耐受力。

2.外用药物治疗 应根据皮损性质和部位选用药物及剂型,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但应避免使用焦油类等潜在光敏物质。

3.内用药物治疗 以口服抗组胺药为主,但应避免使用氯苯那敏、异丙嗪(非那根)等光敏药物;症状明显、反复发作者可口服烟酰胺、氯喹或羟氯喹,β胡萝卜素对部分患者有效;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