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癣
2025年08月10日
三、甲 癣
【概述】
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板的感染称甲癣(onychomycosis),而包括癣菌在内的所有真菌引起的甲板的感染称为甲真菌病。甲癣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浅表性白甲(SWO),这型的病损位于整个甲面呈现云白色的一片;②远端甲下型(DLSO);③近端甲下型(PSO);④全甲营养不良型(TDO)。
【临床表现】
本病常从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甲板粗糙增厚,失去光泽,前缘破碎不齐,甲板与甲床分离,中空,有白色碎屑。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特有的甲板毁损、增厚、失去光泽等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证实真菌感染依靠镜检和培养。镜下查见癣菌菌丝,培养见菌落。
3.鉴别诊断 许多皮肤病及全身性疾病如银屑病和扁平苔藓等都可引起甲的改变,其他如先天性厚甲、先天性白甲症、湿疹、硬皮病、脊髓空洞症、雷诺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剥脱性皮炎等均可引起甲损害,需进行鉴别。不过这些甲病常波及多个甲,并对称分布,而甲癣及甲真菌病常起源于一个指甲,其他邻近甲可以正常。此外,真菌的检查也可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
甲癣的预防,首先是积极防治常见的癣病,并避免甲的外伤。
1.系统疗法 疗效较为可靠。内服灰黄霉素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低,疗程要长。而长期服药后又易引起毒性与不良反应,故不宜作为甲癣的常规疗法。其他抗真菌药物可推荐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2.局部疗法疗效较差。适用于口服药有禁忌的患者,或者远端侧缘甲下型的病甲面积小于全甲1/3或浅表白斑型可单用外用药治疗。常用药物有5%阿莫罗芬甲搽剂和8%环吡酮胺甲搽剂。
3.除去病甲40%尿素软膏包敷后再移除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