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素失禁症
【概述】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又称Bloch-Sulzberger病,是位于Xq28的NEMO/IKK-γ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色素失禁症首先表现为患者出生1周左右的躯干两侧的荨麻疹样、水疱样疣状皮炎病变,继而表现为躯干、上臂及大腿等部位的色素性斑疹,色素可持续数年,消退后不留痕迹,或稍留淡的色素脱失斑。
【临床表现】
临床发病的患者主要是女婴,表现为皮疹及其他外胚叶、中胚叶发育异常的表现。
1.皮肤损害 本病常在出生1个月内发病,皮疹按演变表现特征分为4期。
(1)炎症和水疱期:出生后1周内发病,4~6周明显。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或大疱。本病好发于上臂、大腿、臀和躯干,一般不累及面部。初期为群集性分布,渐呈线状或片状,可反复发作。皮损一般经4个月左右演变成疣状或斑块状增殖,而进入第二期表现。
(2)疣状期:好发部位与第一期相同。皮损主要表现为轻度疣状增殖,此期表现短暂,常持续约2个月渐转入典型的色素斑期。
(3)色素斑期:为IP的特征性表现期。表现形态各异的色素斑,皮损表现为棕色、灰褐色斑,呈点状、线状、撒胡椒粉或喷泉状、螺纹状、大理石纹状等。皮疹沿Blaschko线分布,常见无色素脱失斑。
(4)色素斑消退期:皮肤色斑损害多在2年后逐渐消退留下轻度萎缩色素条纹斑。
2.其他损害 包括外胚叶、中胚叶先天异常和畸形。
(1)约30%的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癫痫、脑积水、智力迟钝等。
(2)可伴假性脱发、慢性肢端皮炎样皮肤萎缩、甲萎缩、掌跖多汗。
(3)眼角膜炎、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蓝巩膜、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4)出牙延缓、牙齿畸变或脱落。
(5)并指、多肋骨、偏身萎缩、短腿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临床发病的主要是女婴,表现为大疱和线状结节,或大疱、疣状损害合并出现,或特征性色素沉着斑点等皮损,还有其他外胚叶、中胚叶发育异常的表现。
2.辅助检查水疱期可有明显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建议对患IP的男婴做核型分析以检侧是否患Klinerfelter综合征。
3.皮肤病理水疱期和疣状期的IP组织象具有诊断价值。水疱期表现为表皮内水疱,伴显著的海绵形成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散在单个或小簇的角化不良细胞;疣状期表现为棘层增厚,不规则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过度,局灶性角化不良常呈旋涡状排列。
4.诊断标准不存在IP的严格诊断标准,临床上诊断IP至少需要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次要标准是IP的有力支持,完全不具备次要标准则不能做出IP的诊断。家族史及多次妊娠流产史也支持IP诊断。
(1)主要标准:①新生儿期(生后1周至4个月),特征性线状分布红斑和水疱,数周内可消退变成疣状损害,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婴儿期(生后4个月),躯干部为主的特征性Blaschko线分布的漩涡状色素沉着斑,青春期(约16岁)消退;③青春期至成年期,线状无毳毛淡白色条纹或斑片。
(2)次要标准:①毛发,脱发,羊毛状发;②甲,嵴状或点状凹陷,甲弯曲折;③牙齿,部分或完全缺失,牙过小或畸形;④视网膜,周边新生血管化。
5.鉴别诊断
(1)第一期(水疱期):需要与大疱性表皮松解性症、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鉴别。
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水疱好发于手足、肘膝、四肢伸侧等易摩擦部位,亦可泛发全身。通常浅表水疱表现为结痂的糜烂面,表皮内水疱较松弛,受压可扩展;透明板内水疱较紧,愈后萎缩且无瘢痕;致密板下水疱愈合后有瘢痕和粟丘疹形成。尼氏征阳性或阴性。
2)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皮肤潮红和松弛性水疱,并逐渐变成疣状鱼鳞病样损害,灰褐色疣状鳞屑主要累及皱褶部位和四肢屈侧,也可遍及全身,易与IP鉴别。
(2)第二期(疣状期):需要与线状表皮痣、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等鉴别。
1)泛发性表皮痣:全身泛发涡纹状或弧形疣状条纹,不同于IP,无先前的红斑水疱,可伴发先天性骨骼和牙齿畸形及神经系统损害。
2)点状软骨发育不良:除皮肤出现鱼鳞病样角化性皮损和IP样色素沉着外,还有四肢短缩畸形、点状骨骺和肌肉纤维变性致关节僵直、先天性白内障和心脏病等。
(3)第三期(色素沉着期):需要与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病、Naegeli综合征、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等鉴别。
1)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病:沿Blaschko线出现漩涡状色素沉着,不同于IP,不伴先前的水疱和疣状损害,黏膜、眼睛和掌跖不受累,两性均可发病,此外可伴先天性心脏病、精神障碍和脑麻痹等。
2)Naegeli综合征:很少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皮肤及其附属器,色素沉着呈网状分布,不同于IP,色素沉着无水疱和疣状损害,还有少汗和点状掌跖角化症。
(4)第四期(色素减退期):需要与脱色性色素失禁症、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鉴别。
1)脱色性色素失禁症:是一种沿Blaschko线分布漩涡状色素减退的综合征,非皮肤损害包括神经系统、骨骼、毛发和牙齿病变等。目前认为它是由染色体嵌合所致,伴智力低下和先天畸形的概率高于IP。
2)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又称Goltz综合征,亦呈X连锁显性遗传,可有皮肤萎缩、线状或网状色素沉着与(或)色素减退,不伴先前的水疱和疣状损害,疝样脂肪隆起,黏膜部位多发性乳头瘤,还有骨骼、眼和牙齿等缺陷。
【治疗原则】
(1)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2)炎症水疱期应给予温和保护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也可同时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外用以减轻炎症反应,如并发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
(3)对炎症期长且严重者应系统给予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一旦明显改善则应尽快停用。
(4)一般在2岁左右,色素斑可逐渐消退,故一般皮损无须治疗。
(5)对牙齿、眼、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异常应给予专科的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