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妄想症
2025年08月10日
五、寄生虫病妄想症
【概述】
寄生虫病妄想症属于原发性精神性疾病,患者坚定地、错误地认为自己皮肤有寄生虫感染,但缺乏任何感染的客观证据,患者通常会带一些皮肤碎屑、线头以及其他标本以证明想象中“寄生虫”的存在。它与疾病恐怖同属于思维障碍范围内的疾病。患者一般多为未婚或离婚的中老年妇女,精神紧张,敏感多疑。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自觉皮肤有瘙痒、烧灼、虫痒、刺痛等症状。患者会坚定地、错误地认为自己皮肤有寄生虫感染,皮肤上的碎屑也认为是寄生虫,所以会使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去除虫害,造成皮肤表皮脱落、溃疡等损伤。
【诊断要点】
坚定地、错误地认为躯体感染了寄生虫;可有叮咬、爬行和刺痛感;需与实物诱发的蚁走感相鉴别。
需要鉴别诊断的有:①蚁走感,患者有叮咬和蠕动的感觉,但并没有坚信这种感觉是由寄生虫引起,因此不是妄想;②妄想意念,患者精神固定在某种特别的看法中,但不像真正的妄想症患者那样完全不可改变;③精神性药物滥用引起的蚁走感和妄想症,在药物影响下,特别是苯丙胺和可卡因,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和特发性寄生虫妄想症一样的病症。
最后需排查患者是否有原发性皮肤病引起的叮咬、爬行和刺痛感,使患者误以为是寄生虫感染,需要仔细询问病情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原发皮损。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后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使患者接受精神病治疗。首选药物是匹莫齐特,但该药物有许多不良反应,包括锥体束外副作用(假性帕金森病)和QT间期延长,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吩噻嗪类的药物也可以减轻妄想症状,使精神症状消失。皮肤表现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