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光化性皮炎
慢性光化性皮炎(actinic dermatitis)是一组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本病的致病光谱包括UVA、UVB及可见光。病因不明,可能为迟发性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男性占90%,50~75岁者占90%,50岁以下少见。室外工作者的发病率较高,白种人患者多见。本病好发于面、颈、手背等暴露区,颈部以颈后乳突附近的颈侧及颈后部常见。男性患者头顶部发稀疏区常累及,前臂伸侧也常见,非暴露部位也可受累,严重者可呈红皮病倾向。皮损为弥漫性鲜红色略带水肿性斑疹,有散在红色小丘疱疹和轻度渗出,呈皮炎湿疹样损害。继之呈浸润增厚的苔藓样丘疹和斑块损害,表面附少量鳞屑,呈暗红色,境界清。前额或乳突部有结节融合成的斑块,使松弛的皮肤皱纹减少,呈半透明样外观。面部损害严重时可呈狮面状。
本病病程慢,皮损常终年不愈,往往不能明确提供光诱发皮炎以及夏季发作频繁的病史,也不能明确某些特定过敏原引起的接触性过敏,然而接触过敏与光敏反应同时存在。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1)皮损好发于面、颈、手背等暴露区,颈部以颈后乳突附近的颈侧及颈后部常见。男性患者头顶部发稀疏区常累及,前臂伸侧也常见,非暴露部位也可受累,严重者偶可呈红皮病倾向。
(2)呈弥漫性鲜红色略带水肿性斑疹,皮炎湿疹样损害。继之呈浸润增厚的苔藓样丘疹和斑块损害,表面附少量鳞屑,呈暗红色,境界清。前额或乳突部有结节融合成的斑块。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光试验:用单一波长光照射无皮损的非暴露部位皮肤,显示对UVB(波长280~315nm)和UVA(波长315~400 nm)异常敏感,偶对可见光(波长400 mn以上)敏感。
2)光斑试验:部分患者对某些接触性光敏物和可疑光敏性药物呈阳性反应。
(2)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改变类似于慢性湿疹和(或)假性淋巴瘤。
3.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皮炎湿疹、光敏性接触性皮炎、光敏性药疹和多形性日光疹鉴别。
【治疗原则】
(1)严格避光,穿长袖衣,戴宽边帽。
(2)口服药物治疗:大剂量烟酰胺,羟氯喹。急性加剧期可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严重者可选用沙利度胺等。
(3)外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
(施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