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臭汗症

十一、臭汗症

【概述】

臭汗症(bromhidrosis)是指汗液有臭味或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臭味的疾病。多汗情况下,汗液被皮肤附生细菌分解释放脂肪酸等,产生出特殊性气味。本病多在青春期发病,老年后减轻或消失,可能与遗传有关。少见的臭汗症可在精神或神经系统损害时产生,如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表现】

腋下、足底、趾缝和会阴部,其次是腹股沟、肛周、脐窝和妇女的乳房下等大或小汗腺分布或汗液分泌较多部位。因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明显,青春期异味最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臭汗气味轻重不同,重者散发一种刺鼻的特殊气味,轻者在不出汗时几乎无气味发生。

另外,异味可随个体和种族的差异而有显著不同,有些患者有遗传性,家族中有同样患者。

【诊断要点】

根据好发于腋下、足底、趾缝和会阴部,多汗并有特殊臭味,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1)注意清洁,勤换衣服,保持干燥。

(2)治疗多汗症。

(3)局部治疗,0.5%~1%新霉素乳剂或溶液外用,足和趾缝发臭可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4)手术或激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