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崇拜从崇拜自然物开始

一、原始崇拜从崇拜自然物开始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人类,而人类则将深沉的爱倾注给了大自然。不过,人类并非从一开始就正确认识自己的母亲,而是在一种混沌未分的意识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原始人手持棍棒和石器步履蹒跚地登上活动舞台时,他们面对着自然,更多的是恐惧心理,进而则是崇拜。

原始人既面对着自然,同时又在自然之中;既享受着自然的各种恩赐,又时常必须和自然作斗争。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自然对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风雨雷电、动物植物……逐渐地,原始人发现了这些自然物的“功能”:如太阳给人以温暖,食物能充饥等。对此,原始人倾之以“爱”(亲近)的感情。相反,另一些对象使人感到恐惧,如江河泛滥、电闪雷鸣、海啸山崩、毒蛇猛兽……对此,原始人投之以“恨”(恐惧)的感情。当然,对同一对象也可以既爱又恨,如对给人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就产生爱,而对使万物焦枯的炎炎赤日又产生恐惧和恨。

原始人认为,在各种自然物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威力无比的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神灵,是它们在操纵着这些自然对象。当自己要求助一些自然对象(如太阳),或要回避一些自然对象(如洪水)时,只能先与这些对象后面的神灵打交道。原始人以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来解释自然万物的多样性、变化性。他们几乎对什么都崇拜,并深信,在他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神灵,它们在主宰着一切。面对这些对象,原始人显得那么渺小,无能为力,因而诚惶诚恐,顶礼膜拜,这就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它是原始宗教的最古老形式。当然,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很可能还有些自鸣得意,因为当时不会有人比他们更“有知”了。这就是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宇宙观。其起源的具体时间有些则不可考证。

文化学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多半借助于古代神话和文献,以及民俗学、民族学资料。比如我们现在所知的如雷公、电母、云伯、雨师、火神、山神、地神、河神、龙王、门神、路神、财神、玉帝、阎王、月下老人……都可视为原始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论、拜物教)的产物。当然,不同民族的自然崇拜各有侧重,如农业民族侧重对天地的崇拜;狩猎民族偏重山神;航海民族则多崇拜海神等。原始人的自然崇拜是出于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物的依赖感、恐惧感,从而向它们臣服、求助。众多的祭神仪式就是一种讨好和贿赂鬼神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