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权力心理

九、权力心理

一般意义上,权力就是一种支配关系。权力心理指人们力图支配物和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支配欲望。权力心理或权力欲望与人内储能量的多寡和智慧的高低相关。就是说,能量愈盛、智慧愈高者,其权力欲望就愈强烈;反之愈低。此外,还与人的气质相关:性格外向者一般比内向者具有更强烈的权力欲望。由于权力欲望与人的能量、智慧相联系,这二者又是个人必具的,因而,凡是人都有权力欲望,差别只在于强烈的程度。

实现权力欲望必须以一定的物或人为中介。倘若这一外部关系不能有效地建立,那么,权力这一主观愿望终究只是空想。某人若强行去建立这一类关系,则必招致他人的反对,乃至触犯法律。例如,没有一定的钱财就不能大摆宴席,没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就不能任意指挥他人。

社会给人们提供了从事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大量的活动机会,人们于其中或支配物或支配人,即从中获得权力机会、权力满足。换言之,每一职业、每一次活动都给人们提供了一定的权力满足。但是,社会活动总量在每一时期都是有限的,它对于整个社会的每个个体来说可能本来就不足(此即“社会活动的缺乏”)。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该总量分配给各人的份额又不均一,有的人获得的多(如腰缠万贯;或身兼数职,集诸权于一身),有的人获得的少,有的人可能近乎零(如鲁迅笔下的阿Q)。这样,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感到自我实现困难,他们很难找到“一逞其能”“表现自我”的机会。于是,那些想要实现权力欲望的人,当中的一些人会去开辟新的途径以达到目的,如古代的江湖结社、近代的对外航海通商、文化创作之类;另一些人,则尽力扩大旧有的活动形式,如殡葬的大肆操办,逢年过节、娶嫁、祝寿、迁居等活动的大肆铺张均是如此。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其原因就在于人口众多,而社会活动相对缺乏,于是有些人就通过这些活动的尽力扩张(扩大热闹度)来创造活动机会,获得活动机会,以满足权力心理。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殡葬模式中,谁家长辈去世了,必四方讣告亲友,亲友们则如期而至。愈是得闲的地方、得闲的季节,那些前来帮忙的、凑热闹的闲人就愈多。事实上,殡葬中的很多事情是由于“帮忙”的人太多而衍生出来的,但逝者家人绝对不能拒绝他们。如前述,由于社会认同隆丧厚葬,他自然希望来的人愈多愈好。在大肆张罗丧事的过程中,逝者家人出钱支撑整个活动。只要有了钱,许多大大小小的权力或活动机会自然就产生了:逝者家人指定一位“总管”(有时是内、外两名),下设厨房、招待、采买、搭棚、布置、写字、迎送、对外联络、放鞭炮、守灵、唱祭、出殡……每一个位置都主持一项活动,同时也是一份权力。有指挥的,有跑腿的,有出嘴吃的,有出嘴侃的,玩的玩、闹的闹,一时热闹非凡,名曰“帮忙”,实则是“越帮越忙”。在中国农村,愈是那些得闲且又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并精于此类事务者,在殡葬中愈是容易成为头面人物。他们对地方上的隆丧厚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在一个社会活动相对不足的地方,殡葬的大操大办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满足活动欲望、实现权力心理的补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