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鬼魂观念
已如前述,鬼魂观念是人类最古老的观念之一,具有普遍性。它产生于原始时代,源于原始人对人自身的二重化即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实生活和来世生活的分离,受原始人力图超越死亡的生命激情的驱动。当然,它最深厚的“根”还在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来世生活也只是现实生活的延续和想象。
人具有灵魂和肉体,死后,肉体归于尘土,灵魂则随鬼魂到另一个世界去过另一种永恒的生活。这一观念在过去的几万年中一直存在,它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主宰着人们的殡葬领域。翻开任何一个民族的殡葬活动史册,其中无不充斥着鬼魂观念。人类最早的死亡观便从这里发源,并且,迄今为止人们的死亡观仍与它联系着。以至于可以说,没有鬼魂观念就没有死亡文化。
灵魂学说的产生本是原始人为解释人的“二重化”、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超越死亡而产生的杰作,但它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鬼魂、来世惩罚的恐惧,并为后世的国家所利用。这大约是灵魂学说的创始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要知道,人类公开反对神灵、主张“无神论”只是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事情。自那以来,实验科学兴起,人们的自然和社会知识其中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在逐步增长,这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人们愈益从灵魂(鬼魂)、神、上帝之类的观念中摆脱出来,他们声称要从世界的本身去认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近500年的人类文明。而这一精神解放过程在中国则不过百来年。
但是,我们绝不可以认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能将人送上月亮的现代人已摆脱了或正在愈益摆脱鬼魂(灵魂)观念。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再次兴起的隆丧之风、抽签算命、看风水、修祖坟、修庙,以及国外(那些发达国家)所谓用电脑算命、“邪教”兴起(如日本1995年有著名的“奥姆”真理教施放神经毒气的“邪教事件”)等,都表明:人们仍在以各种形式认可着一个冥冥的未知世界的存在,“迷信”同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似乎并不成反比例关系。尽管人类可以夸口自己的科学技术在这500年中已获得如何大的发展,但世界向我们表明它是无边无际的,这无边无际而又非常具有“秩序性”的世界是很容易将人们引向造物主的。所以,一旦人们不能解释某些现象而这些现象又妨碍他们心灵的“完整”时,或说一旦人们的精神失去“立足点”时,抽象世界就会被复活。笔者无数次地观察过人们清明节上坟时的情形:那些大人们将酒菜摆好,抱着小孩给先人亡灵磕头,口中念念有词地要先人亡灵保佑小孩的未来,云云。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以各种形式求过神问过卜,有的是他们的父母代行,有的则是他们自己所为;而这些人,谈论起科学知识也是一套一套的,并不逊色。
鬼魂观念在人类历史上对人们的生活起过重大作用,直接推动了死亡文化的演变。今天,这一观念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由于它的根扎在人类的心灵深处,对它的宣战将没完没了。以后鬼魂观念是否会以某种形式复活尚是一个未知数,因而,认真地研究鬼魂(灵魂)观念对于认识过去的死亡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今天或未来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