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衣冠冢

四、衣冠冢

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再于此地设衣冠冢以示纪念。

《西园闻见录》:“杨敬,归德卫人。父昱,洪武间阵亡。敬方十岁,闻讣即哭踊。每思求遗骸,不果,乃取衣冠葬于先茔之次。事母文氏极孝,谨闻战阵事辄流涕不已,时人以至孝称之。”明末袁崇焕,于山海关前线屡挫清兵,清人使反间计,明崇祯帝上当(其中夹杂着朝廷党争),将袁凌迟处死,不久明朝亡国。后人怜一代英雄如此冤死,在北京为其立衣冠冢,至今犹存。沿海地区,人们对于出海遇难者,也以其衣冠等物建衣冠冢。

衣冠冢是一类象征性的墓葬。还有一些墓,其中则连衣冠也没有,纯属象征性的墓葬,如黄帝陵墓。《汉书·郊祀志上》:“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灵柩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后金刚宝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衣冠则葬于香山碧云寺,此亦为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