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人们一种归属感

一、给予人们一种归属感

已如前所述,人生存时要有归宿感,死后也要有归宿感。而中国历来以农业立国,“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汉书·王莽传》)祭祀社稷为历代国家之大典,即祭土地神(“社”)和谷神(“稷”)。重土地,表现为生时留恋乡土,死后则归葬祖坟,此为人生之最后归宿。“我死后将安静地躺在那里,并永远受到后人的祭祀,我的灵魂将永远地庇佑他们,默默地祝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类心情现代人很可能已难以理解。比如,我们上一辈的老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寿衣寿被寿器以及墓地是否准备好了,当他们的子女将这些东西送去时,他们总是要凝视、抚摸良久;并时常去自己的墓地上看一看,绕一绕。“生当封侯,死当庙祭”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期望,于生于死都有一个“归宿”,因而后世就有“入土为安”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