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陵
秦王嬴政“继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以武力灭关东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中国两千余年国家政治之新局面。此时,他志得意满,自我感觉前无古人、后将无来者,称尊号为“皇帝”,并“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在西安以东约30公里。
对秦始皇陵,司马迁作了如下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臻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周流不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羡,音‘延’,墓中神道。”
秦灭6国后,还征发各地刑徒者70余万人前来修墓,秦始皇为皇帝十一年,则此前27年修墓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尚未计算在内。秦始皇死后仅3年,项羽率大军入咸阳,诸路义军愤秦暴政,大肆挖掘始皇陵以掳掠宝物,焚毁地面建筑以泄恨。他们有些人亲历过修建始皇陵(如九江王英布),对于其中的奢华均是见证人。《史记》以“信史”著称,想必不会想当然,况且此时离秦始皇下葬尚只60余年。刘邦先项羽一个月入咸阳,“封秦重宝财物府库”,想必秦始皇陵的档案资料都在其中。后世还有一些掘始皇陵者(如黄巢)。但均未真正挖到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大约埋得太深了),而只是挖开了一些陪葬墓。地宫内究竟如何,今日仍是一个谜中之谜。
考古勘测表明:秦始皇陵有外城、内城。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约6.2公里,占地面积2035100平方米,呈南北长方形。内城中部有一条东西向隔墙,长330米,宽8米,将内城分为南、北两区,封土及地宫建在内城的西南方。
秦始皇陵的方位:坐西朝东,东门相当于后世帝王陵的神道;寝殿(祭祀用)建在内城西北,陵墓建在内城西南,此为“尚西”之意。右抱骊山、左带渭河,前后是辽阔的关中平原,雄视关东。陵墓封土原为高“五十丈”,即高115米。因两千余年的风剥雨蚀和人为破坏,现实测仍有70多米。封土基部南北长350米,东西长345米,总占地面积120574平方米;顶部是一平台,东西宽24米,南北长10.5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封土下便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陵周围的陪葬坑、陪葬墓现已发现有300多个。如1974年发掘的著名的兵马俑陪葬坑位于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共3处,约2万平方米,兵俑、马俑均按真人真马大小制成,形态逼真,神情威猛,线条流畅,现已出土文物1万多件,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接着,又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了两组大型彩绘铜车马,比例为真车马的1/2,均驾4马。若包括陪葬区,秦始皇陵总占地面积达56平方公里,决不小于当时的秦都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