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市发现一座北朝墓

青海西宁市发现一座北朝墓

卢耀光 尚杰民 贾鸿键

1985年12月,位于西宁市的青海省砖瓦厂在取土过程中挖出一座古墓,而后,便将出土文物收集起来,并报告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墓室一角已经塌落,棺内遗物和骨骼已全部取出,葬式和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已无法弄清。从断面观察,该墓室为竖穴土坑,墓底距原地表深度10米左右,墓底距现取土平面约3米。原墓坑东西长3米、南北宽度不详。由现场所留痕迹观察,原有木棺一具,头向正东。据当时在场的同志讲:当一大块土塌下后便露出一个棺洞,棺木已经朽尽,洞底有一层黑灰和一具骸骨及随葬品。我们由尚存的棺洞得知,原木棺呈长方形,头大尾小,长2.3米,大头宽0.62米、高0.7米;小头宽0.4米、高0.4米。棺盖长2.53米、大头伸出棺外0.2米;两边和后面均伸出3厘米。棺盖边厚4厘米。在棺盖前部长0.9米的范围内,纵向叠置了一层长条形铁条,因已锈蚀,其形制不明,有些尚可看出原表面有一层红漆。

出土文物如下。

1.龟钮铜印 1枚。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高1.1厘米、钮高1.9厘米。白文,篆刻“凌江将军章”五字(图1、2,图3:9,图4:中下)。

2.角质印匣 1件。近似一半圆球形。黑色,底面直径3.9厘米,最大径4.3厘米,周腹刻有龙、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形,顶部刻有龙虎图形。下部一周穿有17个未穿透的孔,原镶有绿松石。腹部对穿双孔。顶部有6个呈“梅花状”分布的未穿透的孔,原亦镶有绿松石。印匣腹内按铜印的形状雕空,以盛印章。空心部分底边呈正方形,边长2.5厘米。放置龟首部位呈一斜向通洞与外壁相通(图3:6)。

图1 龟钮铜印

图2 龟钮铜印(1/1)

图3 (6、7、8.为3/10,余为6/10)

1、2.刀鞘附件 3.残铁刀 4.鸟形金牌饰 5.刀鞘金箍 6.角质印匣7.耳杯 8.玉簪 9.铜印

图4

左上:象牙梳 左下:鸟形金牌饰 中下:龟钮铜印右上:耳杯 右下:玉簪

3.龙凤象牙梳 1件。齿部和梳额已部分残坏,尚能看出的齿有30个。梳长7.4厘米、残存宽度6.9厘米、齿长3.9厘米。梳的断面呈三角形,背厚0.8厘米。梳额一面雕刻双龙,另一面雕刻双凤,图案周围以三角纹为饰(图4:左上,图5)。

4.鸟形金牌饰 1件。已残缺。宽5.5厘米、残长6.5厘米。采用雕刻、镂空、凸凹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一组联体鸟的形象(图3:4,图4:左下)。

5.镶金蚌耳杯 1件。杯身由一整块蚌壳稍事加工而成,口沿镶有金片,双耳由金片制成。长13.7厘米、宽7.6厘米,耳长6.8厘米、宽0.7厘米,腹深3.6厘米(图3:7,图4:右上)。

6.白玉簪 1件。长10厘米,截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图3:8,图4:右下)。

7.残铁刀 1件。已残缺不全,仅留有刀身残块数段,由这些残块观察,随着刀身向尖部延伸而变窄。刀背横断面为弧形。背厚1.4厘米,残存的几段宽度为2.8~3厘米(图3:3)。

8.刀鞘附件 4件。金箍2件,为长方形金片制成的椭圆形箍,其中一件已残。环扣2件,一为马鞍形,一为椭圆形(图3:1、2、5)。

9.铜钱 115枚。

半两钱 4枚。无内外郭,背平素。钱径分别为2.65厘米、2.3厘米、2.5厘米不等(图6:左)。

五铢钱 共53枚。磨平内、外郭边的16枚,字迹不甚清晰的4枚。其余33枚可分为二式。

Ⅰ式:22枚。钱径2.55厘米。“五”字交笔较弯曲,中间两笔和上下两画相接的地方略向内拢;“金”字头呈矢镞状,较小;“金”字较“朱”字低(图6:中)。

Ⅱ式:11枚。“五”字交笔弯曲较Ⅰ式更甚;“金”字头较Ⅰ式大,四点也较长,“朱”字头圆折(图6:右)。

图5 龙凤象牙梳

图6 钱币(9/10)

布泉 1枚。钱径2.6厘米、穿径1厘米(图7)。

货泉 14枚。无花边的13枚,钱径2.1~2.4厘米;有花边的1枚,钱径2.3厘米(图7)。

丰货 1枚。钱径2.4厘米,有内、外郭(图7)。

由残留骨骼观察,墓主人为一成年男性。

该墓出土随葬品不多,但都十分精致。铜印与印匣相配,精巧别致;镶金边的蚌耳杯,别出心裁;龙凤象牙梳,做工考究;金制联体鸟形牌饰,别具一格;将军之印更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墓中出土的铜钱,绝大部分属西汉、东汉之时,只一枚“丰货”为后赵石勒时铸。《晋书·石勒载记》中有“(勒)铸丰货钱”的记载。“凌江将军”之职,《魏书·官氏志》中作“陵江将军”,为五品中;《宋书·百官志》中作“凌江将军”。大约同时的一些史书中亦见“陵江将军”之称,但究竟是哪个陵江将军战死或葬于青海无载。据以上情况,该墓之时代当定在十六国北朝时期。

图7 钱币(9/10)

绘图:柳春成

拓片:李梅菊

1989年

Abstract

In December 1985, an ancient tomb was found in Xining City. Because one corner of the tomb already collapsed, it was im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burial form and placement of funerary objects. The fracture surface shows it to be a tomb in earth shaft pit. The funerary objects are very delicate, including turtle knob copper seal, dragon-phoenix ivory comb, white jade hairpin, mussel earrings inlaid with gold, copper cash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ingjiang Seal” — the inscription on the seal, the age of the tomb should be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Period and Northern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