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
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1980年5月,临夏市南龙乡农民在平整宅基地时发现一座砖室墓,临夏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随后进行了清理、拆迁和复原工作。现将墓葬的清理情况简介如下。
—、墓葬结构
墓葬位于临夏市东南2公里的大夏河南岸第一台地,为仿木结构单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和墓室组成,方向225°(图1)。
墓道未做全部清理,靠墓门处呈斜坡状,宽1.51~1.58米。
图1 墓葬平面图
图2 墓门立面图
墓门建于墓室东壁正中,上为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砖雕门楼建筑,檐下施两朵一斗三升斗拱,眼壁板由碎砖补砌。斗拱下施一层象征普拍枋的平行砖,额枋正中镶莲花纹砖雕,门框雀替处施对称的持荷童子纹砖雕。左右柱子以长30厘米、厚5厘米的条砖砌成。左右依柱施有抱框,宽14.5厘米,下部砌素面砖,上部施忍冬纹和菱格纹砖雕。墓门通高2.22米、宽0.95米(图2)。
甬道通高1.76米、宽0.73米、深0.69米。甬道底部比墓室低0.26米,靠门处用条砖封门(图3)。甬道两壁装饰砖雕,分为5层。第一层即下层用条砖错缝平砌;第二、三层为花卉砖;第四层饰方形砖雕,内容为“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第五层以素面方砖斜收,顶部以方砖相盖(图4)。
墓室内被扰乱,有头骨3具,为一男二女。墓室平面略呈正方形,边长2.33~2.35米、高2.69米,穹隆顶(图5)。墓底以方砖错缝平砌。墓室东壁正中部辟墓门,西壁设有一龛,南、北壁中部略向内突出,做成仿木结构门楼式建筑。室内四壁各呈单檐正脊式建筑。墓壁自下而上分为8层,第一层以条砖错缝平砌;第二层镶花卉纹砖雕;第三层以花卉和动物纹砖雕组成;第四层以方形砖雕砌成,四隅嵌四幅竖的人物砖雕;第五层为仿木结构单檐斗拱建筑,四隅施转角斗拱,呈45°斜出,做法为六铺作单抄双昂把头绞项造,四壁两侧均施补间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斗拱;第六层四壁缓慢起券,用条形砖错缝砌出脊式屋项,南、北、西壁砌出门楼顶部的单檐屋顶脊饰;第七层四角施角梁砖,从角梁向上墓室四隅由直角渐成圆角;第八层以一周花卉砖雕镶成圆形藻井装饰,墓顶中心砌成八角形,以八角形砖封顶,正中悬一面铜镜(图6)。
图3 甬道、封门及墓室一角
图4 甬道砖雕示意图
墓室南、北壁所砌仿木结构门楼式建筑对称,为面阔三间的格局。南壁明间为双开格扇门,格心饰双交四椀菱花图案,裙板饰云纹图案。边间为单开格扇门,裙板图案为牡丹花卉。北壁明间为实榻双开门,门微启,有仕女探出半身,门扇中偏上处饰衔环兽面。边间为单开格扇门,格心均饰三交六椀菱花图案,裙板雕刻荷花图案。其上为单檐歇山式出檐门楼建筑,在小额枋上施突出的花边中槛,走马板处镶两幅牡丹花卉砖雕,三童柱之上施普拍枋,在柱头上承三朵四铺作重拱出单抄,上出菱形耍头斗拱,檐口之上雕砌出屋顶脊饰。
西壁中部的壁龛,宽0.55米、高0.56米、深0.3米。龛内正壁镶三幅花卉砖雕,侧面及顶部以方砖砌成。其上竖三童柱,柱间走马板处镶两幅花卉驰鹿图案砖雕,普拍枋柱头有三朵一斗三升斗拱。斗拱之上为单檐建筑,檐口之上砌出屋顶脊饰。
图5 墓顶
图6 墓壁展开示意图
图7
1.铜镜 2.灰陶豆(1.为1/4,2.为1/6)
二、随葬器物
铜镜 1件。圆形,素面,黄铜质。中心钻一孔,孔周有铁锈痕迹。直径10.9厘米、厚0.2厘米(图7:1)。
灰陶豆 1件。口径15.4厘米、底径18厘米、高26厘米(图7:2)。
砖墓碑 1件。灰色,近方形,上端弧圆,长30厘米、宽28.5厘米、厚4.5厘米。楷书阴刻,共95字,碑额书“进义校尉”4字,碑文记墓主“王吉于二月二十日殁,故自辨净财,修砖堂一所,卜宅兆四月二十二日迁葬”。碑末书“乙未大定十五年四月□日进义校尉王吉碑”(图8)。
图8 砖墓碑
三、结语
这座墓具有明确记年,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并知墓主王吉身份为进义校尉,更重要的是,其建筑富有特色,保存较好,而且砖雕内容丰富。
(一)建筑风格特色。此墓属仿木结构穹隆顶单室砖雕墓。建筑特点是以四隅较低的建筑拥簇主体建筑,在整体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而穹隆形的墓顶,饰花卉砖雕的藻井,则是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毡帐装饰的风格。
(二)砖雕内容。墓中砖雕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均厚5厘米,方形边长30厘米,条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方形砖雕有模制和雕刻两种。条形砖雕均为模制。墓壁第二层所饰砖雕均为有花边装饰的花卉,纹饰有假山荷花和牡丹两种(图9、10)。第三层砖雕纹饰有动物纹两种:一为鹿衔饰如意带的荷花,一为鹿衔菊花(图11、12)。花卉纹砖雕两种,一为牡丹,一为菊花(图13、14)。第四层方形砖雕,纹饰有假山花卉、瓶花及折技牡丹等(图15、16、17)。另外还有腾龙(图18)、狮子戏绣球图案(图23、24)。北壁中部有仕女半掩门图案砖雕(图25)。甬道两壁的人物砖雕,内容分别为二十四孝中的“原谷谏父”(图19)和“王祥卧冰”(图21)。二十四孝历史故事早在汉魏时期就广为流传,到宋、金时期成了墓葬中最普遍的装饰题材。这一层四隅还嵌四幅持荷童子砖雕(图20、22)。
图9 假山荷花纹砖雕
图10 牡丹纹砖雕
图11 鹿衔饰如意带的荷花纹砖雕
图12 鹿衔菊花纹砖雕
图13 牡丹纹砖雕
图14 菊花纹砖雕
图15 假山花卉纹砖雕
图16 瓶花图案砖雕
图17 折技牡丹纹砖雕
图18 腾龙纹砖雕
图19 原谷谏父故事砖雕
图20 持荷童子图砖雕
图21 王祥卧冰故事砖雕
图22 持荷童子图砖雕
图23 狮子戏绣球图案砖雕(一)
图24 狮子戏绣球图案砖雕(二)
此墓砖雕内容丰富,其中人物9幅、动物14幅、花卉97幅、几何形图案8幅以及阴阳面、斜面线砖若干,画面生动,排列有序,建筑紧凑而协调,充分表现出这一时期工匠高超的设计水平和建筑技艺及娴熟的雕刻艺术。
图25 仕女半掩门图案砖雕
清理:田毓璋 任志翔 梁文国 石龙
摄影:陈毛旭
执笔、制图:石龙
1994年
Abstract
In May 1980, a brick-chambered tomb was found at Nanlong Township in Linxia City, and it was cleaned up and restored by the Museum of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 single chamber tomb of imitating timberwork, it has a tunnel, a gate, a corridor and a coffin chamber. Burial objects include bronze mirror and brick tombstone. Clearly carved on the tombstone is the burial time, Jin Dading 15 Year(1175),the tomb owner being Wang Ji. The tomb construction is characteristic, well-preserved and rich in brick carving, which fully show the high level of design,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adept carving art of the craftsmen at 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