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县多布石棺墓清理简报
西藏林芝县多布石棺墓清理简报
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
1991年7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队在林芝县八一镇多布村发现1处石棺墓葬群。随即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调查和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多布村位于林芝县北,东距八一镇(林芝地区政府所在地)32公里。地处平缓的小山包上,西依大山,北傍泥洋河,属较宽的河谷森林地带。原建有自治区印制厂,今已搬迁。墓葬分布在小山包两侧原印刷厂与多布村之间,概无封土堆。由于印刷厂和当地村民长期在此坡地上取土建房而时有暴露,可惜没有及时保护,被破坏不少。这次共清理7座(编号为91林多M1~M7),墓地比较集中,方向也基本一致,均东西向,但无明显规律(图1)。
图1 多布村墓葬分布示意图
从目前清理的情况看,石棺可分两类结构。
一类为石块垒砌为棺,仅1座,为M1,呈窄长条形,长2.2米、宽0.45米、高0.5米,距地表1.3米。未见盖板,亦无底板。因早年倒塌,室内渍泥水沙石,故骨骸无存,葬式不明。随葬器物置西头南边处,计有陶罐、石锛、石斧各1件(图2)。
其余6座为另一类。均以青石板为棺,但石板棺又有长方形和梯形之分。梯形者仅1座,为M3,长1.55米、宽端宽0.64米、窄端宽0.55米、高0.4米。从残存的骨骼残迹分析,是为屈肢葬(图3)。其他5座均为长方形,长均在2米左右,宽0.45~0.5米、高0.5米。包括M3均有盖板,3~5块,而无底板。棺两边用2块,两端各1块拼凑而成。石板厚为3~4厘米。除M3出土有一陶瓶外,其他墓均被破坏,或无随葬品。
图2 91林多M1平、剖面图1.陶罐 2.石斧 3.石锛
图3 91林多M3平、剖面图
1.陶瓶 2.头骨 3.下肢骨
两处随葬器物较少,共出土器物4件,陶器2件,石器2件。
陶罐1件(M1:1)。已残碎,为夹砂黑陶,可辨为小口,束颈,鼓腹,小平底。腹中部饰曲折纹带一周。
陶瓶1件(M3:1)。小敞口,细束颈,长圆腹,小平底,素面无纹,为夹砂黑陶。高22.4厘米、口径3.2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5.2厘米(图4:3)。
石锛1件(M1:3)。为青石质,通体磨光,呈长方形,单边刃。长11.6厘米、中宽3.2厘米、厚1.5厘米(图4:2)。
石斧1件(M1:2)。为青石质,通体磨光,呈长条形,双面刃。长22厘米、宽4厘米、厚3.2厘米(图4:1)。
发现与清理的多布村石棺墓,是到目前为止,在林芝地区比较集中的石棺墓葬群,但在西藏的东部昌都、中部山南地区均有发现,如贡觉[1]、芒康[2]、琼结、乃东[3],以及四川西北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4]、吉里龙[5]亦有分布;近年在日喀则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亦发现泥楚河流域的江孜、仁布等地也有少量此类石棺墓[6]。时代一般都为吐蕃时期。据多布村石棺墓的形制与特征,与上述各地石棺墓基本相同,尤其是出土的陶器和磨制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卡若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相类似[7]。故我们认为多布村石棺墓的文化与昌都卡若文化有一定渊源。
图4 出土器物
1.石斧(M1 : 2) 2.石锛(M1 : 3) 3.陶瓶(M3 : 1)
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数以万计的吐蕃时期墓葬,有圆形、方形、梯形等的封土堆,多布村石棺墓地的东面约100米处也有20多座方形、梯形封土堆的墓群。而此小型石棺葬却均无封土堆,地表是无法发现的。此前,在林芝县的云星、红光等地,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土坑竖穴墓[8]。所以我们认为,无封土堆的石棺墓,是继新石器时代土坑墓以后的一种进步葬俗,比有封土堆的墓时间要早。据此,我们认为该墓地应是吐蕃早期墓葬。第一类石块垒砌墓更具原始性,时间应比第二类石板棺墓又稍早,为以后吐蕃各时期的石棺椁墓的葬制开了先河。
参加调查的人员:李德育 朱建中 洛桑扎西
1994年
Abstract
In July 1991, the Investigation Team of the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found a sarcophagus cemetery at Duobu Village in Nyingchi Prefecture. Not many funerary objects are unearthed, except two pottery and two stone tools. The age of the cemetery should be of the early Tubo Period.
【注释】
[1]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
[2]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普查所获资料。
[3] 参见琼结县、乃东县《文物志》。
[4] 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考古》1981年第3期。
[5] 四川文管会、甘孜州文化馆:《四川甘孜县吉里龙古墓葬》,《考古》1986年第1期。
[6] 参见江孜县、仁布县《文物志》。
[7]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
[8] 王恒杰:《西藏林芝地区的古人类骨骸和墓葬》,《西藏研究》198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