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張勳康有爲通電
2025年10月20日
討伐張勳康有爲通電[1]
民國六年七月二日(1917年7月2日)
馮副總統、齊省長、曹督軍、張督軍、閻督軍、趙督軍、田省長、陳督軍、李省長、張督軍、楊督軍、王督軍、譚督軍、李督軍、戚省長、楊督軍、齊省長、戴兼督軍、羅督軍、唐督軍、劉督軍、陸巡閲使、陳督軍、朱省長、譚督軍、劉省長、李督軍、張督軍、孟督軍、畢督軍、程總長、薩總司令、盧護軍使、唐少川、章太炎、汪精衞各公、各都統鎮守使、各師旅長、各報館、朱省長、徐菊人、段芝泉、李仲軒、梁任公、熊秉三、湯濟武各先生均鑒:
邇者群陰構難,調護正艱,復辟之聲,轟然又起。聞主其事者,爲張勳、康有爲等。彼等視國事如兒戲,劫幼主以圖私,暴戾譸張,殊堪痛恨。竊思共和之義,久爲世界通潮,在我國行之六年,尤爲永定之國是,即清室虞賓在位,彼此并無猜疑,乃張、康諸賊,忽爾構此逆流,淹貫全國,凡爲民國國民,義當同聲討逆,永奠邦基。煊雖衰庸,亦復執鞭恐後。惟兹番巨變,與前歲袁世凱稱帝不同,彼則奮一己之野心,此則玩孺子於股掌,煊意諸公討賊,此點亟需辨明。非僅黍離麥秀之思,實亦正名定罪之道。諸公明達,乞垂鑒焉。
岑春煊叩。冬。
《岑春煊通電》,上海《申報》1917年7月5日,第3版,第5欄,《申報(影印本)》(147),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