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通俗教育日報弁言

廣西通俗教育日報弁言

民國七年七月至九年九月(1918年7月—1920年9月)

人民知識,國家興替繫之。欲爲國家立不拔之基,必求人民有相當之知識。教育者,所以啓牖人民知識者也。惟我國值此財力支絀之秋,欲遍設學校而教育之,在勢有所不能。即能焉,收效亦殊緩。然則舍此,毫無救濟之術乎?曰:其惟通俗教育。人民知識之蔽塞,雖曰教育未能普及,亦由數千年來積習流傳,陷溺既深,不克猝然振拔,故對於切己利害,尚懵然罔知講求,又遑論國家之義務,世界之潮流乎?!是宜急起而挽救者也。

自通俗教育之説興,識者視爲救時良劑,遂風靡於一時。然我廣西僻處偏隅,尚未能推行遐邇,此得風氣之遲,地勢使然也。不提倡而振導之,胡以必良社會,胡以增進民智,於是教育會有通俗教育日報之刊行。

通俗教育日報之宗旨,在矯正社會之頹風,灌輸國民之常識。陳義不必高,要人盡能行;措辭求其簡,要人盡能解。吾知一紙風行,辟我廣西通俗教育新紀元,民風丕變,民智增新,其有益於國家,誠非淺鮮。故鄉咫尺,不禁拭目候之。

《〈廣西通俗教育日報〉弁言》,何平、李露點注,何平修訂:《岑春煊文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8頁


[1]此電《中華新報》、上海《民國日報》有録,分别題作《岑總督通告就職要電》、《西林抵粵通電》。分别見《中華新報》1918年7月14日,第1張,第3版,第3欄;上海《民國日報》1918年7月15日,第3版,《民國日報》(1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147頁。

[2]此電天津《大公報》有録,題作《西南近事紀聞·岑春煊登場之第一聲》。見天津《大公報》1918年7月15日,第1張,第3版,第4欄,《大公報(天津版)》(40),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第159頁。

[3]此電與前文《就任軍政府政務總裁通電》内容大致相同,但銜頭、文字略有不同。見天津《大公報》1918年7月15日,第1張,第3版,第4欄,《大公報(天津版)》(40),第159頁。

[4]此電上海《申報》有録,題作《岑西林莅粤後之各方賀電·三河壩電》。見上海《申報》1918年7月15日,第6版,第2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228頁。

[5]此電上海《申報》有録,題作《岑西林莅粤後之各方賀電·楊永泰電》。見上海《申報》1918年7月15日,第6版,第2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228頁。

[6]此電上海《申報》有録,題作《岑西林莅粤後之各方賀電·南雄電》。見上海《申報》1918年7月15日,第6版,第2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228頁。

[7]此電上海《申報》有録,題作《岑西林莅粤後之各方賀電·大埔電》。《申報》1918年7月15日,第6版,第2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228頁。

[8]此電上海《民國日報》有録,題作《中華民國軍政府成立·總裁通電就職》。見上海《民國日報》1918年7月15日。

[9]頃,原缺,據文意補。

[10]此電上海《申報》、《戊午週報》有録,題作《岑西林敬告西南父老昆弟書》。見上海《申報》1918年7月25日,第6版,第5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394頁;第7版,第1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395頁;《戊午週報》第25期,1918年11月3日,第37—38頁。

[11]此電《戊午週報》有録,題作《岑總裁告西南父老昆弟書》。見《戊午週報》第25期,1918年11月3日,第37—38頁。

[12]此電上海《申報》、天津《大公報》、《軍政府公報·布告》有録,分别題作《西南軍政府總裁之聯名通電》、《西南通告全電》、《中華民國軍政府昭告天下書》。見上海《申報》1918年7月29日,第3版,第3—4欄,《申報(影印本)》(153),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第457頁;天津《大公報》1918年8月3日,第1張,《大公報(天津版)》(40),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第387頁;《軍政府公報·布告》修字第1號,1918年8月31日,總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