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愛國同人始終共勉電
民國九年六月十四日(1920年6月14日)
廣州參議院、衆議院、北京徐菊人先生、靳翼青先生、薩鼎銘先生、天津黎宋卿先生、熊秉三先生、張敬輿先生、正定王聘卿先生、南通張季直先生、奉天張雨帥、保定曹仲帥、南京李督軍、武昌王督軍、鄭州吴子玉將軍、南昌陳督軍、開封趙督軍、上海南北各分代表、雲南唐總裁、貴陽劉總裁、成都熊總裁、叙州顧軍長、瀘州趙軍長、南寧譚督軍、衡州譚督軍、趙總指揮、廣州莫督軍、馬總司令、汕頭劉總司令、三原于督軍、張會辦、夔州黎聯軍總司令、豫章王總司令、施南藍總司令、王總司令、辰州田、張、林總司令、辰谿胡總總司令、瓊州李督辦、韶州沈督辦、汕頭吕督辦、詔安方會辦、漳州陳省長、浙軍陳師長、各省督軍、省長、各都統、各護軍使、各督辦、各鎮守使、各師旅長、各省議會、各教育會、各商會、各報館均鑒:
慨自西南自主,海軍南來,奮鬥三年,犧牲生命財産無算。問所以昭示全國者,曰惟護法救國,此中外所共知也。毁法原始,惟段氏一身;禍國罪魁,惟安福一黨。西南以護法故,不能不責段氏以救國,故不能不討安福,此理勢所必然也。段氏以貫徹毀法,乃主武力平南;安福以受段噢咻,不惜喪權助虐,西南與段氏安福遂馳兩極,此又數年來事實彰彰也。
近者段氏猶外結鄰援,内擁軍權,陰謀操縱,以待一戰。安福復假非法國會爲城社,恃段氏爲屏障,佯主言和,陰持國柄,愛國士夫宜如何同心戮力,共計艱難?乃滄海横流,人欲充塞,同舟敵國,實出非常。彼首倡護法討段之孫文,以不利於粤中,竟自屈身媚段;彼武斷提出八條之唐紹儀,以欲居奇滬會,攬取政權,竟至勾結安福,聞之駭汗,言之痛心。
查孫、段携手,喧傳經年,王、唐密約痕迹早著,衹以事太奇離,存而不論。三、四月前,據京中密告,謂孫、段已定交换條件,如協謀總統,段許孫每年八十萬元出游歐美而自攝國政,以及王任總理,唐長外交等項。煊等猶以爲孫、段主張絶端背馳。唐於丙辰之冬,爲段左右揭出十三罪狀,遂由津折回。往事如彼,何至有此。然上項條件,京津滬港各報先後披露,衆口一詞。迨二三國會議員鼓動唐督繼堯易置駐粤滇軍統帥,以推翻粤局,再與王揖唐開議之密謀發見同時,復有段助餉械以南攻南之種種報告。煊等始稍驚詫,然仍不動聲色從事調和。
乃自調和局成,彼等圖窮匕見,意不自安,立轉爲消極破壞之計。伍氏父子卷款先行,吴景濂、褚輔成等又侵蝕議員款項,倉皇出走。新舊合并制憲,本段派所主張,乃不期出諸伍氏之口。今更急不暇擇,明目張膽,由孫、唐、伍等假總裁名義,宣布與安福黨魁開議。吴、褚一流去歲拒王通電具在,何等堅决,乃亦隨同周旋,懽若平生。
尤可異者,安福國會、段氏左右聞王、唐開議,如奏凱旋,而孫氏并贊成段軍進攻湘粤。如此反常,殊所不料。彼等明知揮戈自斫,忘本事仇,爲正誼所不容,公論所不齒,乃復横肆誣衊,淆亂聽聞。又明知自身失節,苦無實力,遂并誣川、湘、滇、黔、閩、陝諸省爲彼範圍,以張聲勢。因争一己政權,甘犯敗群罪惡,人格若此,夫復何言。
惟煊等本懷有不能不昭告中外者,護法救國,非南北之争,非佳兵之意,果使段早覺悟,解决初有何難。不幸段始終執拗,致戰禍綿延。又不幸安福把持,我不能禁。國會、將士輿論一致拒王,致滬會停頓。
然煊等念兄弟
墻,萬非得已,故於倡導和平之俊彦,無分南北何系,概表同情,認爲良友,此本良心正誼之主張,亦利害權衡之至當。三年以來,矢志不渝,謂爲聯直,已非的論;指爲通敵,更屬不倫。彼等既認敵爲友,乃并認友爲敵,顛倒至斯,百思莫解。五條辦法,本調停者之主張,我以善意受商,未加贊否。若爲罪案,彼媚段媚王者,更當何如。况五條内容本無權利,若謂圖海軍與西南之保障即爲争攘權利,試問是否將護法範圍一任段氏取次摧鋤而後快乎?
煊等方計出萬全,乃無一非,動輒得咎,瞻望前途,早思引退。衹念我海路將士暴師千里,茫無所歸,國本大端,未得一當,揆情度勢,均不能不忍痛須臾,支此難局。用是無可容忍,除通告中外,孫、伍兩人經早改選,唐總代表亦已撤消,改任宗堯繼任,賡續議和,所有王、唐私定條件一律無效外,特再聲續大略,俾我護法省區暨各方同志咸瞭然於真相所在,以彰公道而正是非。凡在愛國同人,無不洞明大義,闢邪崇正,定有同情。義始義終,敢祈共勉。
岑春煊、陸榮廷、林葆懌、温宗堯。鹽。印。
《各總裁望愛國同人始終共勉電》,《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4號,1920年6月19日,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總第2961—29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