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撤兵舊國會集會召集全國會議速辦善後致奉直電
2025年10月20日
各方撤兵舊國會集會召集全國會議速辦善後致奉直電
民國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1922年4月25日)
保定曹巡閲使、奉天張巡閲使、洛陽吴巡閲使均鑒:
比年世變迭乘,和平愈遠,近日奉直調兵,舉國惶然,京津耆碩,起而調解。竊以爲和平統一,本全國人民心理所同,昔玉公嘗贊成廬山會議,無非爲謀統一,揆之雨公所主張,實異名而同物,即此推求,何來争點。
夫以戰争求和平,以吞并求統一,治絲益棼,覆轍具在。况十年内亂,重苦軍民,與其再次犧牲,何若即□建設;與其重勞士卒,何若同倡裁兵。是以爲公計有百害,爲私計無一成。三公之明,詎不見及。且華會善後,興亡所判,友邦之希望固殷,國際之監視尤厲,倘有不測,行且沉淪。諸公愛國之肫,誠恐永無自白之機會,興言及此,悚懼尤深。
以煊愚見,兩公本無他意,撤兵奚難,玉公徒備非常,兵退斯已。而統一大計,在公諸國民,民意發皇,實集中國會。此提綱挈領之道,抑共和建國之常。頃者舊法新選,既未實行,時機危迫,更難坐待。則惟有各方撤兵,聽六年解散之兩院議員自由集會,一面由三公發起召集全國會議,厘定軍制,整理財政,廢督裁兵,速辦善後,小以泯奉直之猜嫌,大以去南北之障礙;近以息目前之糾紛,遠以奠國日來之基礎,一擧四利,易如反掌。是諸公功在國家,名垂百代,寧不勝於今兹鬩墻之争萬萬也。
煊衰年伏處,厭聞世事,惟一片愛國愛友之赤誠,乃迫其不得不言贛直之詞,幸垂察焉。
岑春煊。有。
《岑西林忠告奉直電》,長沙《大公報》1922年5月3日,第3版,第1欄,《大公報》(30),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