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近日局勢致張伯英會辦函
民國九年六月三十日(1920年6月30日)
昨接台函,藉悉前寄新成密襄密快郵兩電均經收到,因未接有密碼電本,無從譯出。兹將前兩電照抄奉閲。
惟目下局勢,微有不同,特舉大略情形以麈清聽。湘省吴軍撤防,張敬堯違約進兵,湘軍忍無可忍,致與接觸,連下衡、寶,勢如破竹。張敬堯聞風逃竄,湘軍直抵長沙。同人恐牽動大局,倉猝不易應付,因認爲局部之争,以侍事機成熟,曾有通電聲明,未審已否邀鑒。吴軍現駐豫、直之間,可扼邊防軍南下之路,并聞對於安福系有嚴厲之宣言。
兹張雨亭已進京,局勢當有變化。我西南正宜秣馬厲兵,以待時會之至。所可痛心者,孫文、唐紹儀、伍廷芳、林森、吴景濂、褚輔成諸人,爲利所誘,竟與段祺瑞
手,與王揖唐議和,覆雨翻雲,一至於此。雖經軍府通告,滬上一切行動及唐、王私訂條約,概屬無效。第若輩計不得逞,必出種種狡謀,阻阨護法事業之發展。所望我護法同人,一心一德,勿惑流言,自能達到最初目的。
陝省毗連河洛,趙督與我趨向既同,自宜預先接洽,以備一致進行。葉、盧兩軍近狀若何?上月迭接北方來電,請制止葉、盧行動。此間以來往電報輒被西安扣留,故屢經電阻未能達到爲答復。近來有無戰事,請查明詳示。右任兄處,希轉達一切爲荷。
《復張伯英會辦詳述近日局勢函》,何平、李露點注,何平修訂:《岑春煊文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2—263頁
[1]此電《軍政府公報·公電》、上海《民國日報》有録,分别題作《各總裁主張湘事宜聽公斷不能以局部問題認爲南北重開戰釁電》、《岑春煊對湘事之解釋》。見《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2號,1920年6月12日,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總第2908頁;上海《民國日報》1920年6月12日,第3版,《民國日報》(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581頁。
[2]《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2號,1920年6月12日,總第2908頁銜頭順序作“廣州參議院、衆議院、北京徐菊人先生、靳翼青先生、薩鼎銘先生、天津黎宋卿先生、熊秉三先生、張敬輿先生、正定王聘卿先生、奉天張雨帥、保定曹仲帥、南京李秀帥、武昌王督軍、漢口吴子玉將軍、南昌陳督軍、開封趙督軍、上海唐總代表、各分代表、南通張季直先生、各省督軍、省長、各都統、各護軍使、各督辦、各鎮守使、各師旅長、省議會教育會、各報館”。
[3]委,據《軍政府公報·公電》定。見《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2號,1920年6月12日,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總第2908頁。
[4]此電《軍政府公報·公電》有録,題作《岑總裁致于督軍右任北方以葉盧進兵請爲制止希查明見復電》。見《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2號,1920年6月12日,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總第2907頁。
[5]此電《軍政府公報·公電》有録,題作《岑總裁復薩鎮冰葉盧進兵一事已電于督軍查明制止希電飭陳樹藩毋再扣留來往電報電》。見《軍政府公報·公電》修字第182號,1920年6月12日,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總第2907頁。
[6]此電上海《民國日報》有録,題作《政桂係無聊的舉動·致電徐東海薩鼎銘以温宗堯爲議和總代表》。見上海《民國日報》1920年6月10日,第6版,《民國日報》(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556頁。
[7]電前有“邊防軍及近畿各師將改編爲勦匪軍,入陝勦匪,其情形已見各報。兹聞西南方面,岑西林等五日有電來京反對,大致謂”。
[8]此電《香港華字日報》,題作《軍府對於時局之宣言》。見《香港華字日報》1920年6月17日,第3張,第4頁,第2欄。
[9]此電天津《大公報》有録,題作《軍府商榷時局之各要電》。見天津《大公報》1920年6月26日,第2張,第5—6欄,《大公報(天津版)》(5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第678頁。
[10]此電《香港華字日報》、天津《大公報》有録,分别題作《軍府爲湘事覆薩鎮冰電》、《軍府商榷時局之各要電》。见《香港華字日報》1920年6月17日,第3張,第4頁,第1欄;天津《大公報》1920年6月26日,第2張,第5—6欄。
[11]此電天津、長沙《大公報》有録,分别題作《軍府商榷時局之各要電·爲和議覆薩鎮冰電》、《粤軍府之和議電·電復北政府》。見天津《大公報》1920年6月26日,第2張,第2版,第5—6欄,《大公報(天津版)》(5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第678頁;長沙《大公報》1920年7月5日,第2版,第2—4欄,《大公報》(1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34頁。
[12]此電長沙《大公報》有録,題作《關於湘事之粤聞·軍府復北廷原電》。見長沙《大公報》1920年7月13日,第2版,第2欄,《大公報》(1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