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唐繼堯慮和議成後西南團體涣散來密電稿
民國九年一月三十一日(1920年1月31日)
萬火急。對。廣東軍政府岑總裁鑒:
親譯。靖密。皓電敬悉。河間逝後,直系頓失中心,如仍有一致倒段决心,西南亟當與之提挈。秀山似尚有覺悟,惟遇事不免遲疑,請屬行嚴,告以西南願與同心救國之誠,以堅其志。至所云非有切實保障,和後仍無益於國,尤爲見到之言。前承我公與幹老密商對於時局辦法,繼堯極爲贊同,惟慮和議成後,西南團體涣散,而南北勢力失其均衡,中日密約未能取消,遂至同歸於盡。故擬於提出條件略加嚴重,亦不過欲於和議成時力求切實保障,而各方來電,似未深諒愚誠。兹行嚴轉述秀山意見,亦謂現對和會不必進行太急。并謂連結西南各帥爲一團體,以便互相提攜,與平日聯直制皖主張,甚爲吻合。但幹老意見未審如何?請公致電切商,期歸一致。吴子玉派員商定辦法,并乞示知。
繼堯。全。印。
《唐繼堯覆密電稿》,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直皖戰争》,《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