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段祺瑞宣言
民國九年七月二十四日(1920年7月24日)報載
岑春煊謹昭告我精忠毅勇至誠愛國之親愛同袍:
春煊與我同袍共患難、生死有年矣,昔討袁世凱,討叛逆也。今討段祺瑞,討賣國也。段祺瑞以傲狠之姿,結奸回之醜,威逼元首,犧牲國權,始焉亂法,繼爲賣國,一再妄行,怙惡益肆,舉董卓、朱温、石敬瑭、張邦昌之凶行惡德,殆以一人兼之。春煊曾列舉其賣國罪狀以告國人矣。全國之人,日受其凌虐荼毒,怨憤鬱積,號呼寒宙,合尚有罄竹不勝書者。孰唆使倪嗣冲、龍濟光輩,稱兵倡難,海内騷然,群盗四起,使我父老昆弟肝腦塗地,寡妻孤子,兵燹流離,赤地千里,段祺瑞也。孰縱任張敬堯、李厚基、陳樹藩輩,痛毒在方,慘無人道,使我父老昆弟颠連苛政,酷甚水火,重息側立,皮骨僅存,段祺瑞也。孰主訂軍事密約、山東密約,使我父老昆弟士失其學,商失其業,奔走救國,凌逼禁押,段祺瑞也。孰私借外債至億萬,糜耗於不可究詰之地,使我父老昆弟挹血瀝汗,剥髓刮脂,閲世累代重擔債負,段祺瑞也。孰主派亂法,私人把持和議,使我父老昆弟喘息不寜,求和不得,政治解决歸於絶望,段祺瑞也。孰假名軍米,私運出洋數千萬石,使我父兄昆弟搶攘食貴,不得一飽,饑民載道,社會失寜,段祺瑞也。
嗚呼,我同胞其念之,段祺瑞與全國父老昆弟,處不兩立之地位,段祺瑞死,則國人生;段祺瑞生,則國人死。今曹、張、吴諸公倡議,北方奮起討賊,得道多助。去惡務盡,修我戈矛,爲全國父老昆弟請命,天職所在,刻不容已。春煊血氣雖衰,義氣則猶壯也,願與亂法賣國之賊偕亡,以待正於國人;不願與亂法賣國之賊并生,靦顔偷活於天壤。
自西南起義以來,我同胞以數省瘠薄殘破之城,饑疲瘡痍之衆,内有寇盗之擾,外無餉械之助,忍饑裹瘡,喋血百戰,用抗段祺瑞十倍之衆、百倍之械,猶且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毁敵主力軍隊十餘師,剋名城要塞以十數,我同胞之鷹揚奮發,亦已昭著於天下。彼曲我直,彼逆我順;彼以暴,我以仁;彼以詐,我以正;彼以武力外援,我以公義人道。苟正誼不絶於世界者,我同胞必獲最後之勝利。
自今以往,賊人一日不去,義師一日不息。爲國討賊,義無反顧。春煊與我同胞生死共之。每念父老昆弟兵火摧殘之慘,軍費負擔之重,撫槍握彈,未尝不涕流掩面,誰爲爲之,而使我同胞實逼處此。追原禍始,段祺瑞之罪,上通於天矣。我同胞其念之,師行所至,保民爲先,凡可以輕我父老昆弟之疾苦,達我父老昆弟之意旨者,必悉力以圖之。罪止段祺瑞及首惡數人,其使黨悔改自新者,概宥勿治。
嗟我同胞,爾手中之槍,爾囊中之彈,實爲我五千年祖宗靈爽所憑式,爲我四萬萬父老昆弟所托命,爲两間正氣所貫注,爲人類公義所寄托。爾國不亡,爾身及子孫不奴,視此一舉。知我同胞義憤激發,不俘賣國賊不歸也。春煊瀝血陳詞,言有盡而心尚難盡也。我同胞其昭鑒之。
《粤聞·討段宣言一束·岑春煊之宣言》,《香港華字日報》1920年7月24日,第3張,第4頁,第3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