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出任斡旋致趙炳麟書
2025年10月20日
望出任斡旋致趙炳麟書
民國七年五月二十四日(1918年5月24日)
竺園世兄如握:
年來世變玄黄,不堪聞問,杜門養疴,惟望和平。逎天未厭亂,危言無效,外交如此,内訌依然,悲憫之懷,台端想有同情。頃者默察雙方情勢,均等强駑之末。前時極端主戰者,鋭氣亦漸就衰,加以商學各界人心悲憤,影響所及,和平殆將成熟。惟相持之點,厥在國會。舊國會議員固有不能盡如人意,然西南宣言護法,詎肯拋棄主張;北方各督爲主張解散,當事之人亦焉能直接讓步。此事兩不能相讓,明如睹火,而武力主張,勢又兩不能貫澈,則長此相持,徒苦人民,徒戕國命而已。
竊謂解鈴之道,衹有望之國會本身。蓋舊國會之當復與先舉法之當改,已爲當世明達所公認。近張季直君復煊等調和通電之書,明揭此恉,可謂代表公正國民之心理。現粤東軍政府業已改組,國會議員亦自行正式集會,平時無黨派之議員,聯翩南下,聞已滿法定人數之望。此後最切要、最重大之關頭,惟在議員諸君審察各方情勢,痛念年來兵禍,而發表其至穩健、至公平之法律主張,以使彼此有轉圜之地,則雖不言調和,解兵釋甲,直指顧間事耳。台端望重國人,識周萬變,倘毅然一行,蒼生之爲幸,何似叨在故交,敢以一言勸駕,祈以國家大局爲重,立加裁斷。
書不義意,無任企禱。敬頌台祺。
《岑春煊致趙炳麟書》,天津《大公報》1918年5月27日,第1張,第3版,第6欄,《大公報(天津版)》(3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第3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