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統一通電

主張統一通電[4]

民國九年十月二十三日(1920年10月23日)

天津熊秉三先生、龔仙舟先生、張敬輿先生、上海南北和會各分代表、北京徐菊人先生、靳翼青先生、奉天張巡閲使、保定曹巡閲使、洛陽吴巡閲副使、武昌王巡閲使、南昌陳督軍、開封趙督軍、武鳴陸總裁、廣州參衆兩院、林總裁、温總裁、各部總次長、莫督軍、楊省長、成都熊總裁、貴陽劉總裁、南寧譚督軍、李省長、長沙譚督軍、趙總指揮、歐陽次長、洪江王總司令、三原于督軍、張會辦、北京谷九峰先生、張鎔西、章行嚴、文詔雲諸先生、正定王聘卿先生、南通張季直先生、各省督軍、省長、各都統、各護軍法、各鎮守使、各師旅長、各總副司令、各省議會、各教育會、各農工商會、各報館均鑒:

日前驚悉李秀帥噩耗,并讀遺書四紙,血淚縱横,愴懷欲絶。兹讀張雨帥願電,願同人以秀帥之心爲心,勿以鷸蚌之争而利漁人,勿因權利之私而傷國脉。更讀曹仲帥巧電,秀帥以身殉國,藉以唤醒一切,來日大難,若僅知哀悼死者,而死者未竟之遺志,末由繼續,心滋痛矣。各等語。憂時念亂,語重心長,追念前塵,益增悲感。

溯自南北構兵,和平之議,秀帥倡始於長江,繼則和之於滬瀆,自斯厥後,函電信使,回環絡繹,齊稚壹慮,聲應氣求。縱段祺瑞梗之以武力,安福系撓之以陰謀,兔起鶻落,變幻百出,和平勢梗,不絶如縷,而排除萬難,百折千回,同趨一的,以謀貫徹,則固三年如一日也。不幸大憝既除,素願尚沮,因以尸諫,警覺同人。如此純潔犧牲,論煊交期,尤抱無窮遺恨。今秀帥既不惜一死以謝國人,煊後何所徘徊,增兹多難。天下洶洶,迷夢未誤,土崩之兆已見,魚爛之形將成,治絲益棼,萬方一轍,淪胥慘禍,迫於燃眉。倘圖一二人之故,長使一國分裂,永陷國家於斷潢絶港之中,埀視我民萬刧不復,將何以對天良,更何以對死友。

午夜彷徨,籌思萬遍,息争惟有不争,交讓當自我始。爰於即日宣言引退,更以四事呼籲國人:(一)希望西南各省速取消自主,俾南北統一早日告成。(二)希望京廷速依法召集國會,俾得補救外交,完成憲法。(三)希望南北軍人自動提倡裁兵,以免財政破産。(四)希望京省開誠布公,共圖外交、財政、實業、教育諸種建設大計,以定國基。庶幾九年紛亂,自此告終,民治曙光,從新圖始,煊亦得憩息林泉,幸觀盛治,轉禍爲福,是在國人懺悔之誠。垂涕陳詞,伏維亮察。

岑春煊叩。漾。印。(二十三)

《岑春煊主張統一通電》,長沙《大公報》1920年10月29日,第2版,第2—4欄,《大公報》(20),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4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