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二望崗滇軍將士墓文
民國七年八月(1918年8月)後[6]
嗚呼!汪錡衞國,尼山昭孺子之忠;諸葛旋師,瀘水濺英雄之淚,况乃成再造之河山,裹尸馬革;閲二陵之風雨,駢首狐丘者哉。惟爾滇軍陣亡諸將士,世隸滇洱,地鄰法英,磅礴鍾奇,武健成習。憤神奸之盗國,載賦同仇;隨飛將以從戎,長征異域。雖秦軍之南取百粤,周士之東征三軍,未足以方其功烈,擬其勤勞也。
猶憶夫丙午之役,千里懸師,出入於蠻烟瘴雨;孤軍轉戰,倉皇於矛淅劍炊,定韶關於俄頃。天山立三箭之勳,驅龍孽而放諸珠崖,留一柱之鎮。矧又扶病裹創,繼之以死,鞠躬盡瘁,實繁有徒,此其最可哀悼者也。
逮夫南雄之役,有鼠窺垣,變生倉卒;引狼入室,釁啓宵人,而能奮孤軍以當强寇,志李陵之絶援,扼要陝以阻長驅,比平原之掣敵。其始也,心傷土黑,殲壯士於秦灰;其終也,目擊城烏,空敵軍於楚幕。不復南征,戢其狡計,乃眷西顧,資我滇人,此又可爲哀悼者也。
至若高雷不守,堂奥可虞,率彼鯨鯢,擾及鷄犬,背嵬之軍既至,負嵎之膽先寒。走苻堅之單騎,中興高淝水之功;誄賁父子重泉,死事動魯莊之感。所殺過當,不築楚人京觀;有功於國,忍看弟子輿尸,此又可爲哀悼者也。
嗚呼!國之干城,失此多士,人非金石,能勿愴懷。李英公推恩部曲,收骨骼於瘴江;柳下季遺壟荒郊,禁樵蘇於齊地。固不徒趙武九京之游,起後人之憑弔;田横五百之墓,志烈士之留遺已也。
今日者撫事感時,一陽甫復;興師倡義,三載於兹。望白楊之歷歷,奠清醑兮依依,食其禄能忠其事,堪憐姬滿沙蟲,生爲英而死爲靈。願化八公風鶴,所望國徽五色,與碧鷄金馬以同榮。更期高塚千年,共梅嶺珠江而并永。哀哉尚饗!
《祭二望崗滇軍將士墓文》,何平、李露點注,何平修訂:《岑春煊文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3頁
[1]此電上海《民國日報》有録,題作《軍政府賀電一束·岑總裁電》。見上海《民國日報》1918年9月22日,第7版,《民國日報》(1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217頁
[2]此爲電文大要,據文前語言,此爲熊希齡帮岑春煊轉給徐世昌(東海)的要求商榷解决時局問題要電之一,原電極長,此文係報刊探得的内容要點。據文後語稱,熊督辦在向各方面籌擬具體答覆之電。并聞將來覆電中,對其過事張大之條件,擬較爲縮小。其是否可靠,尚待事實證明。
[3]記者因此評道:“觀此,則岑總裁對於護法事業,固有百折不磨之宗旨也。”
[4]殤,原作“瘍”,據文意改。
[5]原未標時間,此據文章内容考訂。李根源2月18日抵粤,25日就職,岑8月21日當選爲主席總裁。
[6]原未標時間,此據文章内容考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