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滬之粤局談話紀録

到滬之粤局談話紀録[2]

民國九年十一月七日(1920年11月7日)

軍政府業已解散[3],各省獨立業已取消,余無再留廣東之必要,故惟有回滬。余於留人治粤,本極贊成,但現已知此事并非粤人之利,且適足以害之。陳炯明氏到處鼓吹過激主義,贊成俄過激党所持國民公妻之説,最足令人恐懼。然粤省百人之中,貧者占九十九,陳氏之説,自易動粤省農工界之聽。

余素主各省自治之論,各省果能有善良穩固之政府,地方必能臻於强實。余服官前清時,即提倡自治辦法,蓋地方能自治,自辦民團,官吏而善,固能推行善政;官吏不善,亦莫敢縱惡。余在有清之季,早作此項主張者。以此,本館代表嗣詢岑君與孫文君意見何以不合,岑君答言:

孫君爲國,破壞過於建設。孫君善於鼓勵人心,善於破壞,然其行事何嘗與國家有一裨益,君當知之。本館代表又問,君回滬後,孫君將回粤否,岑君言:此不敢决,但孫君如往,其結果必失敗,失敗而後,將不復有去處矣。粤人困於戰禍,孫君則力求擾亂和平,衹主破壞,而不爲破壞後如何建設著想。粤人今固不願其歸粤也。本館代表續詢粤省現狀如何,岑君言:

局勢甚不佳,三五年内,能復興,即云幸事。照現狀言,五年以内,恐未必恢復常狀也。岑君又言,彼:久欲解散軍政府,歷爲許多障礙所阻,故遲至最近始克實行。嗣談及滇黔方面,岑君言彼:常與貴州劉顯世通消息,黔省必能取消獨立。惟滇省態度如何,則未敢必云。

《岑春煊到滬之粤局談》,長沙《大公報》1920年11月7日,第3版,第4—5欄,《大公報》(2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