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2025年09月26日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胸骨后烧灼感
胸骨后烧灼感又称反流性胃灼热,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屈曲、弯腰、咳嗽、妊娠、腹腔积液、用力排便、穿紧身衣和围腰、头低位仰卧等姿势,均可诱发或加重胃灼热。亦可由于进食过程,或摄入茶、酒、咖啡、阿司匹林等物而诱发。服制酸药后多可消失,过热或过酸之食物可使病情加重。如服制酸药的效果不著,提示为胃酸阙如,则烧灼感的原因主要由于胆汁反流所致。
2.胸骨后或后背疼痛
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甚至耳后,如同心绞痛或胸膜炎,重者为剧烈性刺痛。如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甚至放射到颈部,提示为穿透性边界溃疡或同时伴有食管周围炎。
3.反流至口咽部
每于餐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严重者因夜间出现反流、反流物吸入气管或肺内,引起久咳或哮喘发作。
4.吞咽困难或呕吐
病程初期,由于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痉挛,可发生间歇性咽下困难和呕吐;后期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食管狭窄,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较长时间吞咽困难,可因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5.出血
食管的严重活动性炎症,因黏膜糜烂出血,致呕血或排黑便,从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昏心悸、心率加快等。
(二)体征
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例仅于压胸骨时感胸骨后隐痛,或剑突下轻度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