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疼痛多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可长期固定在三叉神经的某一支,通常多发生于第二、第三支,单发生于第一支者则少见,亦可两支(第二、三支)同时受累,多为单侧,极少双侧。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明显,尤以上唇外侧、鼻翼、颊部、口角、犬齿、舌等处最敏感,稍有触动即可发作,称为“触发点”“扳机点”。严重者洗脸、刷牙、说话、咀咽、吞咽、呵欠等均可诱发。

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呈闪电式时,为阵发性剧烈疼痛,痛如刀割、锥刺、烧灼。发作时患者常紧按病侧面部或用力搓擦面部,以期减轻疼痛。病久局部皮肤粗糙、菲薄,眉毛稀落。发作历时几秒至10余秒,多不超过2分钟,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发作频率不定,可从每日数次至每分钟数次不等。

发作严重者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称痛性抽搐,并伴有面部潮红、目赤流泪或流涎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改变。

1.风寒证

有感受风寒史,面痛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涕,苔白,脉浮紧。

2.风热证

痛处有灼热感,流涎,目赤流泪,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瘀滞

多有外伤史,或病程日久,痛点多固定不移,舌暗或有瘀斑,脉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