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

二、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取穴

分两组:第一组取太阳、攒竹、曲池;第二组取四白、足三里、合谷。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斜刺或横刺太阳穴1.5±0.5寸;沿皮向外上方斜刺攒竹穴0.8±0.2寸;直刺曲池穴1.3±0.2寸或向臂臑肩髃方向斜刺;直刺四白穴0.4±0.1寸;直刺足三里穴1.5±0.5寸;直刺合谷穴1.0±0.2寸。进针后运用重度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3~4圈,捻转频率3~5个往复每秒,每次行针5~10秒。每日操作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3.按语

一般美容问题的发生,多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失调所致,如内分泌失调可导致肥胖症、痤疮、黄褐斑等。此外皮肤血液循环障碍,使皮肤营养和水分的供应减少可导致皮肤皱纹的增多。针灸美容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和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而实现的,此外对炎症性痤疮等,针灸还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1)痤疮是由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质分泌增多,淤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拴,造成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针灸能调节内分泌系统,是紊乱的内分泌系统趋向正常,调节雌、雄激素的水平。

(2)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针灸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入神经中枢,发生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证明,针刺可引起尿-17羟类固醇皮质排泄量增加,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活性增高,肾上腺合成类固醇皮质加强。应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痤疮,可使过程逆转,针刺可能有与药物类似的效应而起作用。针灸刺激可将其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应活动,进而实现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在针灸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体穴电针疗法

1.取穴

分两组:第一组取太阳、攒竹、曲池;第二组取四白、足三里、合谷。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斜刺或横刺太阳穴1.5±0.5寸;沿皮向外上方斜刺攒竹穴0.8±0.2寸;直刺曲池穴1.3±0.2寸或向臂臑肩髃方向斜刺;直刺四白穴0.4±0.1寸;直刺足三里穴1.5±0.5寸;直刺合谷穴1.0±0.2寸。第一组穴位太阳穴与曲池穴之间用电针,正极接攒竹穴,负极接曲池穴;第二组穴位四白穴与合谷穴之间用电针,正极接四白穴,负极接合谷穴;调整电针旋钮大小使患者接电针处有颤动感并感到舒适为原则。不接电针穴位用重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3~5个往复每秒,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接电针穴位行针2~3次,每次行针5~10秒。接电针穴位每隔10分钟调节电针旋钮大小,使局部保持一定刺激量。

(三)耳针疗法

1.取穴

肺、肾(均双侧);有脓疱加心,皮脂腺溢出较重加脾,大便秘结加大肠,痛经加肝、内分泌,皮损集中在某一区域加其表面投影反映点。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0.5寸毫针,快速浅刺平刺所选耳穴,以不透过软骨为宜,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运用轻度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1~2圈,捻转频率为1~3个往复每秒,隔日治疗一次,30次为一疗程。

(四)耳压疗法

1.取穴

肺、肾(均双侧);有脓包加心,皮脂腺溢出较重加脾,大便秘结加大肠,痛经加肝、内分泌,皮损集中在某一区域加其表面投影反映点。

2.操作方法

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贴压。常规消毒后,用5mm×5mm的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于选用的耳穴上,主穴与配穴操作相同,每穴固定1粒。让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按压的力量以有明显的痛感但不过分强烈为度。隔2~3天更换1次,双侧耳穴交替使用。

(五)激光光针耳穴疗法

1.取穴

内分泌、肾上腺、肺。

2.操作方法

用氦-氖激光针灸机(天津第四光学仪器厂生产),波长6428埃,功率2~3mW,光导纤维芯径小于200μm,光纤数值孔径小于0.25,光纤长1米,输出功率2.5~1.3mW,每穴照射3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日。

(六)刺络法治疗痤疮

1.取穴

1组:1次大椎穴,2次身柱穴,3次身道穴;2组:1次至阳穴,2次筋缩穴,3次命门穴。

2.治法

(1)将打刺拔罐的两个穴位常规消毒(1组1次穴和2组1次穴,待第2次治疗时,穴位以此相推)常规消毒,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将穴位用力捏起,右手持七星针弹刺表皮,然后用闪火法将玻璃罐2个分别拔在穴位上,留罐20分钟。

(2)局部刺法:清除局部瘀滞。

1)用七星针叩刺至局部微出血后,用75%酒精棉球擦净,反复打刺2~3遍。多用于疹痕或根部深未成熟而簇生疮面或隐疹局部处。

2)疹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1~2次后铲除疮面,多用于散在脓头或黑、白头粉刺,最后涂以2%碘酒防止感染。

(七)穴位注血法治疗痤疮

操作方法:抽取患者本身肘静脉血2mL,迅速加入生脉注射液2mL,摇匀后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每5天治疗一次,5次为1疗程。

(八)火针治疗痤疮

1.取穴

肺经风热取膈俞、肺俞(左右交替)、大椎。湿毒血瘀加双膈俞、脾俞(左右交替)。

2.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钢城火针”烧针法,达到针身烧红2/3以上,弹刺法度进针,深度2~3分。每次取3~4穴,10次为一疗程,前5次每日1次,后5次可隔日1次。治疗中禁食辛辣及预防感染。

(九)五脏俞点刺放血治疗痤疮

1.取穴

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

2.操作方法

每次取2~3个穴位,轮流使用。先在俞穴周围挤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入,出针后挤瘀血数滴,消毒干棉球擦干后,按压针孔片刻。隔日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日。

(十)挑刺法治疗痤疮

1.取穴

在大椎两旁0.5cm处向上、下各引2cm长线,于两线上每隔0.5cm取相对应的两点。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并局麻后,用三棱针挑断少量肌纤维,挤出少量血液。挑治后常规外科处理。2日1次,12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