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医辨证
2025年09月26日
六、中医辨证
本病以“经前或经期腹痛”为主症,病机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发病不外虚实两因。其中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虚证有气血虚弱、肝肾亏虚。
气滞血瘀者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血量少色黯,有血块、块下痛暂减,经前多伴乳房胀痛不舒,胸闷不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寒湿凝滞者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样。平素多畏寒,手足肢冷,带下量多,舌苔白腻,脉弦或沉紧;湿热瘀阻者小腹刺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经血量多色红质稠有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伴有低热起伏,或伴腰部胀痛,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数。
气血虚弱者多见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少腹及阴部空坠,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肝肾亏虚者多于经后1~2日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暗、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失眠、潮热、舌质淡红、脉沉或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