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保留股骨头,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对于FicatⅠ期或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较明显,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对于FicatⅢ期以上的患者,由于股骨头已塌陷,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取二者之长,但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一)辨证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用药,应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患者的证候做出正确诊断,以临床证候为依据,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
证候特点:髋部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久坐久卧后疼痛加重,适当活动后疼痛减轻;劳累后疼痛明显。舌质略黯,脉沉弦。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活血祛瘀常用桃仁、红花、怀牛膝等;行气止痛常用五灵脂、木香、独活等。基本处方:桃仁10g,红花8g,五灵脂10g,薏苡仁20g,怀牛膝15g,杜仲20g,独活15g,木香10g(后下),三七10g(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胃肠有热,加用黄连10g、山栀子12g等,以泄热通便,促使气血运行。
2.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随着年龄增大,肝肾日渐衰惫,难以充盈筋骨,骨枯则髓减,筋不得滋润则关节活动不利,骨不得滋养则骨骼变形。
证候特点:髋部疼痛较轻,时轻时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自汗盗汗,健忘失眠,五心烦热,患肢肌肉萎缩,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滋补肝肾、壮筋骨。
推荐方剂:大补阴丸加减。
常用药物:滋补肝肾常用熟地黄、龟甲、菟丝子、枸杞子等;强筋壮骨常用牛膝、桑寄生、杜仲、五加皮等。
基本处方:熟地黄30g,山茱萸12g,茯苓30g,枸杞子30g,菟丝子20g,龟甲30g(先煎),知母12g,黄柏12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盗汗、自汗,可加用五味子10g、麦门冬15g以滋阴止汗;若有五心烦热,加土地骨10g,益阴退虚热。
3.湿热痰火
身体多偏肥胖,长期大量饮酒,酒性辛温燥烈,易伤脾胃,湿热蕴结于内;或外感寒湿之邪郁久化热即见此型。
证候特点:髋关节疼痛,烦躁,下肢沉重,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和中化痰。
推荐方剂:保和汤加减。
常用药物:和中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等;清热常用连翘、金银花等;化痰常用茯苓、陈皮、半夏等。
基本处方:连翘10g,山楂10g,神曲12g,茯苓20g,半夏15g,莱菔子12g,陈皮12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若下肢沉重,加用牛膝15g,以引药下行;若患髋刺痛,可加用延胡索15g,以行气止痛。
4.肝火留筋
外感火热之邪,或寒湿之邪郁久化热而伤脉络,致气血运行涩滞。热胜则耗阴津,终使气血亏虚,骨不得血濡养而为病。
证候特点:口干口苦,髋部疼痛,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利胆,泻火通络。推荐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清肝利胆常用龙胆、黄芩、山栀子等;通络常用丝瓜络、威灵仙、地龙等。
基本处方:龙胆12g,山栀子15g,黄芩15g,柴胡10g,车前子15g,生地黄20g,泽泻20g,丝瓜络20g,威灵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若大便燥结,加大黄10g,以攻下通便。
(二)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健骨生丸:功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养血生骨。主治瘀血阻络,筋骨失养引起的骨坏死等症;每次4.5~9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仙灵骨葆胶囊:功能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主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骨无菌性坏死;每次3粒,每次2次;4~6周为1个疗程。
(3)恒古骨伤愈合剂:功能活血益气、补肝肾、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主治新鲜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等症;每次25mL,每2天服用1次;12天为1个疗程。
(4)丹郁骨康丸:功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肾健骨。主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瘀阻脉络证;每次10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外洗法
根据中医理论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特点,运用中草药药浴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全身浸泡,药物即可通过皮毛,由表及里渗透到肌肉、韧带和骨骼,以疏通机制,开放毛窍,药物通过经络的输布,到达病处,达到温经祛邪、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养气血、改善功能和营养身体的作用。
3.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分筋、通络、活血、止痛。揉擦手法通化力强,能够舒通筋脉,活血祛瘀。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患者患侧,先用掌根揉法分别按揉髋部肌群约5分钟,再沿腹股沟自上而下施行掌擦法,以透热为度。而后用拇指在压痛部位施按压法1分钟,并弹拨痛点1分钟,最后做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摇动15~30次,以加大髋关节的活动度。按摩过程中用力适中,防止损伤股骨头。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4.功能锻炼
(1)日常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贯彻局部与整体、动与静结合的原则,促使早日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功能锻炼是应以自动为主,被动为辅,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先进行简单的卧位或坐位功能锻炼(如跖踝屈伸、股肌收缩等),再根据骨头坏死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站立位功能锻炼(屈髋下蹲等)。
(2)术后功能锻炼:骨科手术是为了重建髋关节运动系统功能,功能恢复训练是继手术之后的主要步骤。患肢制动超过3周,在肌肉和关节周围疏松的结缔组织变为致密的结缔组织,而易致关节挛缩,卧床超过3~5周,肌力即减一半,肌肉亦出现失用性萎缩,在股四头肌和背伸肌处尤为明显。股骨头坏死患者就医前就因疼痛致髋、膝关节功能受限,活动障碍,入院后因手术需要,卧床牵引时间长,导致患肢长时间制动及废用。因此,护理人员在医生指导下,向患者说明功能恢复情况,并帮助其进行功能训练,这对保证手术效果,促使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顾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