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一)冠心病

(1)典型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而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炎,也无冠状动脉栓塞或心肌病的证据。

(2)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上的患者,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无其他原因(各种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显著贫血、阻塞性肺气肿、服用洋地黄、电解质紊乱)可查,并有下列3项中的两项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

(二)可疑冠心病

可疑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并有下列3项中两项者:40岁以上,高胆固醇血症,休息时或运动后心电图可疑。

(三)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

有下列3项中两项者,可诊断:①临床典型症状;②心电图有异常Q波及或ST-T符合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③血清酶增高,肌钙蛋白阳性,符合心肌梗死的过程。

2.陈旧性心肌梗死

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若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和(或)肌钙蛋白阳性而诊断。

(四)心绞痛类型

1.劳累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迅速消失。

可分3类:①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②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③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2.自发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可单独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某些患者发作时出现暂时性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