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认为锁骨骨折多因击打,或由于骑马乘车等原因跌倒致肩部外侧着地,锁骨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发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锁子骨》说:“锁子骨,经名拄骨,横卧于肩前缺盆之外,其两端外接肩解。”又说:“击打损伤,或骑马乘车,因取物偏坠于地,断伤此骨。”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如跌倒时,手掌、肘部或肩部着地,传导暴力冲击锁骨发生骨折,多为横断形或短斜形骨折。直接暴力亦可从前方或上方作用于锁骨,发生横断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严重移位时,锁骨后方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可能合并损伤。

(二)西医

锁骨呈“S”形,胸骨端与胸骨柄相连、肩峰端与肩胛骨肩峰相连,横架于胸廓前上方,保护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支撑肩胛骨,保证上肢的灵活运动。锁骨胸骨端粗大、肩峰端扁平,锁骨骨折多发生于中1/3处。锁骨骨折常见的受伤机制有:摔倒时肩部着地受暴力撞击(占87%)、直接暴力打击(占7%)及受伤时患肢伸展支撑躯体,外力经肩锁关节传至锁骨而发生(占6%)。

锁骨肩峰端通过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与肩胛骨相连,肩锁韧带主要限制其前后移位、喙锁韧带主要限制其向上移位。锁骨胸骨端通过胸锁关节与胸骨柄相连,胸锁韧带及肋锁韧带增强其稳定性。锁骨前下表面有三角肌前部肌束及胸大肌附着,锁骨上表面外侧有斜方肌附着、内侧有胸锁乳突肌附着。锁骨骨折时,近端骨块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移位,而远端骨块由于上肢重力作用向前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