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背痛

大部分患者伴有腰背痛,相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常常较轻微,并且有慢性加重的趋势,有些患者不活动时出现疼痛,活动数小时后反而减轻,但若活动过久反而可产生更加剧烈的疼痛。多数患者有长期下腰、背、臀部及大腿后部酸痛、下肢放射痛。

2.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这是最具有特点的症状,行走数十米或百米即出现下肢酸胀、乏力、疼痛或者麻木、步态失稳,难以继续行走。坐或下蹲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继续行走后又可重复上述表现。很多患者喜欢走路时往前倾,这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通过前倾,可以避免黄韧带折叠等可使腰椎管狭窄加重的因素,使椎管容积相对增大,受压迫的神经暂时得到减压,疼痛也能得到缓解。同样,患者在上山、骑自行车、上楼梯等屈曲姿势下症状也能得到减轻,在下山和脊柱后伸时加重。

3.神经根痛

侧隐窝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压迫神经根,可出现神经根的麻痹,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和肌力下降。疼痛可轻可重,表现重者难于下地负重。

4.马尾神经综合征

当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体征

狭窄程度轻和单纯中央管狭窄者,卧床检查时可能缺乏应有的体征。站立位腰部过伸时可诱发本病症状为重要的阳性体征;行走时可出现强迫的腰屈曲体位,腰椎过伸时,疼痛加重,或诱发明显的下肢放射痛。受压神经在其所支配的区域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肌力也有改变,如踝部背伸肌力、足趾背伸肌力减弱或消失。小腿肌肉萎缩变细,狭窄程度严重者,可以出现鞍区感觉改变和括约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