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临床表现

仅有耳内慢性流脓,听力下降,而无骨质破坏。当外感风寒后,耳脓增多或变臭,出现耳痛、头痛。检查可见鼓膜慢性穿孔,穿孔的边缘较厚。乳突X线片常呈硬化型。多为传导性耳聋。

2.治疗

(1)毫针疗法

主穴:中渚、外关、风池、听宫、翳风。

配穴:合谷、耳门、听会、完骨。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28~30号毫针,向腕部斜刺中诸1.0±0.2寸;直刺外关1.0±1.5寸;风池穴直刺1.0±0.2寸,或向前内下方斜刺1.3±0.2寸;张口取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直刺或向下斜刺1.0±0.2寸;翳风穴直刺1.0±0.2寸,或向前内下方斜刺1.3±0.2寸;针刺合谷穴时手自然握拳(即半握拳状),直刺或向上方斜刺1.0±0.2寸。完骨穴直刺或向下斜刺0.6±0.2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用中强刺激,捻转幅度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钟。

(2)放血疗法

取穴:角孙、瘈脉、头窍阴。

操作方法:选好穴位,先用双手拇示指挤压穴位使之充血然后常规消毒,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三棱针距针尖2cm左右,快速刺入穴位0.2寸左右,连续快刺3~5次,双手挤压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瘀血。

(3)外治法:①吹布胆矾散(枯矾、猪胆汁)或冰矾散(冰片1克,枯矾50克);②吹布冰麝;或卵黄油加冰片少许,点耳;③用大蒜内皮修补鼓膜穿孔。

(4)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风池、翳风、耳门、听宫、外关。

操作方法:每次取头部穴位2~3个,用5号注射针头,以5mL注射器,抽取0.1~0.25%盐酸普鲁卡因4mL,每穴注入0.5~1.5mL,每日1次轮换用穴。

(5)耳针疗法

取穴:口、屏上、艇中、内耳。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皮内针在上述耳穴刺入3~5mm,再用橡皮膏固定。口穴应由下向上(向耳轮脚方向)进针,屏上穴要张口直刺。也可以在该穴进行压豆治疗。首次治疗要以消除口腔炎症、清除耳腔留存的脓液为主。嘱患者每天按压口穴、屏上穴3~5次,每次1~2分钟。可促使脓液自行排出。一般2、3次后耳内脓液即可消失,然后继续巩固治疗3次。

(6)温和灸

主穴:翳风、外关、合谷、太溪。

配穴:耳门、听宫、足临泣、三焦俞、肾俞。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3~5分钟,耳周围腧穴施灸时间适当缩短。每天或隔天灸治1次,3~5次为1疗程。

注意:灸至皮肤红润,有灼热感为止,以防灸之过度而出现水泡施灸前必须先清除外耳道脓液,滴入双氧水洗濯,再以消毒棉签将外耳道拭净后方可施灸。

(7)雀啄灸

取穴:同“温和灸”。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5分钟,每8施灸1次,5次为1疗程。

(8)药线点灸

取穴:天容、耳门、手三里、合谷。

操作方法:用拇指、示指持药线,露出线头1~2cm,点燃后吹灭火焰,将有火星之线端对准穴位,迅速准确地点按于穴位上。每穴灸1壮,每天施灸1次,15天为1疗程。

(9)药物电离子穴位透入

取穴:局部。

药物:2%黄连溶液。

方法:采用药物电离子穴位透入仪,由阳极导入。每天1次,5次为1疗程。

(二)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临床表现

除有耳内慢性流脓,听力下降外,伴有肺脾、肾虚证候。乳突X线片可呈硬化型,或有骨质破坏。有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

2.治疗

(1)毫针疗法

主穴:太渊、肺俞、脾俞、膈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风池、听宫、翳风、完骨。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28~30号毫针,太渊穴避开血管直刺0.2±0.1寸;肺俞、脾俞、膈俞向下或向脊椎方向斜刺0.6±0.2寸;肾俞直刺或向脊椎侧方向斜刺1.3±0.2寸;足三里直刺1.5±0.5寸;风池穴直刺1.0±0.2寸,或向前内下方斜刺1.3±0.2寸;张口取听宫穴,直刺或向下斜刺1.0±0.2寸;翳风穴直刺1.0±0.2寸,或向前内下方斜刺1.3±0.2寸;完骨穴直刺或向下斜刺0.5~0.8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用弱刺激,捻转幅度1~2圈,捻转频率为每秒1~3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钟。

(2)电针疗法

取穴:第一组取翳风听宫;第二组取风池、完骨。

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

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两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仪的两极导线,用感应电流密波,弱刺激15~20分钟,每日1次。

(3)艾灸疗法

主穴:肾俞、肺俞、肝俞、关元。

配穴:膻中、听会、翳风、耳门、足三里、百会。

操作方法:艾条温和灸20~30分钟,日1~2次。或施艾炷灸,每穴5~7壮,日1次。

(4)外治法:①吹布胆矾散(枯矾猪胆汁)或冰矾散(冰片1g,枯矾50g);②吹布冰麝;或卵黄油加冰片少许,点耳;③用大蒜内皮修补鼓膜穿孔。

(5)指压疗法

取穴:听会(患侧)、肾俞(双)、脾俞(双)。

操作方法:用揉压法。先以拇指轻轻揉压听会穴3分钟,再以双拇指揉压双侧肾俞、脾俞穴5分钟,并加温灸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6)皮肤针疗法

取穴:项部脊椎两侧、耳周围、小腿部足少阳胆经,实证足太阴脾经,虚证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路线。操作:常规消毒后,实证以中度扣刺为宜,虚证以轻度扣刺为宜。慢性中耳炎每2天一次,10次为1疗程。

(7)穴位注射法:同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8)耳针疗法:同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