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原发性全身性发作

(1)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以往称大发作,为最常见的一类发作,有些可能为继发性全身性发作的表现。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而跌倒在地,因呼吸肌收缩逼出的气流通过收缩的声门而发出尖叫声。患者强直持续许多秒,因呼吸中断而呈青紫。很快全身肌肉出现节律性强力收缩-阵挛。阵挛期历时数分或更长时间,收缩频率逐渐减慢,松弛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后一次强烈痉挛后,抽搐突然停止。在此期间,由于胸部的阵挛活动,气体反复由口中进出,形成白沫。

若舌或颊部被咬破,则口吐血沫。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全身肌肉松弛,括约肌也松弛而可有尿便失禁。意识逐渐转为清醒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失定向或无意识的动作、行为,称为发作后自动症。完全清醒后对整个发作经过无记忆,有时对发作前一段时间内的事也失去记忆,称为逆行遗忘。患者常感头痛、周身酸软嗜睡。

(2)强直性发作:突然发生的肢体或躯干强直收缩,其后不出现阵挛期,时间较GTCS短。

(3)肌阵挛发作:为身体一部分或全身肌肉突然、短暂的单次或重复收缩。患者可因全身肌阵挛发作而强烈跌倒。常与其他发作形式合并存在。

(4)失神发作:以往称小发作,见于5~14岁的儿童。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失去对周围的知觉,但无惊厥,也不会跌倒。病孩突然停止原来的活动,中断谈话,面色变白,双目凝视,手中所持物件可能跌落,有时眼睑、口角或上肢出现不易觉察的颤动,也可能机械地从事原先的活动。一般持续6~20秒,有时可能因为太短暂而未能被他人察觉。长达数分的失神发作,其自动症与复杂部分性发作难以区别。但失神发作-停止,病孩迅速恢复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知觉,通常不出现发作后的精神错乱。病孩可能只是因为频繁发作影响学习或在就餐时经常跌落碗筷才引起家长注意。

(5)非典型失神:表现与失神发作相似,发作和停止可能不如后者迅速。

(6)失张力性发作:表现为意识和姿势张力的突然丧失而跌倒在地,不发生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很快恢复正常。

2.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都可转为全身性发作,称为继发性全身性发作,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全身性发作相同。患者常有发作后记忆丧失而忘却先出现的部分性发作症状。若观察到发作时的单侧肢体抽搐、双眼向一侧的偏斜、失语或发作后的局灶体征(Todd′s瘫痪)等,提示患者的发作是从局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