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1.针灸疗法

治则:疏通经络、祛风止痛。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

加减:眼支痛加丝竹空;上颌支痛加颧髎;下颌支痛加翳风;风寒加列缺疏散风寒;风热加曲池疏风清热;气血瘀滞加三阴交活血化瘀。

方义:四白、下关、地仓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面口合谷收”与太冲相配可祛风通络、止痛定痉;内庭可清泻阳明经风热之邪。

操作: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面部诸穴均宜深刺透刺,但刺激强度不宜大,应柔和、适中;风寒证酌情施灸。

2.皮内针疗法

在面部寻找扳机点,将揿针刺入,外以胶布固定。2~3天更换1次。

3.刺络拔罐疗法

选颊车、地仓、颧髎,用三棱针点刺,行闪罐法。隔日1次。

4.耳针疗法

枕、面颊、上颌、下颌、神门。

①耳穴压丸法:找准穴位,中等刺激按压,使之得气。每日自行按摩穴区5次。隔日压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②穴位磁疗:取穴同上,将中号磁片或磁珠贴于穴位上,用消炎镇痛膏固定,10天更换1次。

(曾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