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扩张型心肌病

二、辨证扩张型心肌病

主因体质虚弱,脏腑失调,复感于邪,久病入络,劳则耗气,气损及阳,心之阳气不足所致。心主血,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阳不振,心气涣散轻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甚者神志模糊,危在旦夕。心病及肺,肺气不足失于宣降,则气血运行不畅,水液运行失常,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而致胸痛,气促,咳嗽,咯血。心病及肝,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瘀阻于肝,则肝脏肿大,胁痛,癥瘕。心病及脾,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化为痰饮,则肌肤水肿,水谷不化。心病及肾,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水液不能蒸腾,上凌心肺则咳嗽痰涌,心悸不得卧。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既有气虚、阳虚,又有血瘀水湿、痰饮,本虚标实互为因果,错综复杂。日久耗伤气血,致心气阴(血)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致心脾肾阳气虚衰,或阳气虚脱,阴阳离决而危及生命。

1.心肺气虚

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自汗,咳嗽咯痰,尿少;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或滑,脉浮或濡滑。

2.心肾阳虚

肢冷畏寒,面黯唇紫,心悸,怔忡,倚息不得卧,腰膝酸软,水肿,尿少;舌黯,体胖大,苔水滑,脉沉细无力,或涩,或促、结代。

3.气阴两虚

心悸气急,活动加剧,口干渴,头晕乏力,自汗盗汗,两颧黯红,手足发热,口唇发绀,小便不利;舌红,苔薄或光剥无苔,脉细弦,或结代。

4.心脾阳虚

腹胀纳呆,不思饮食,身寒肢冷,气短乏力,水肿尿少;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5.痰浊中阻

恶心纳呆,心悸气短,咳嗽喘息,动则加剧,痰多白腻;舌苔白,厚腻,脉滑数。

6.心血瘀阻

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痛有定处;舌黯或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弦。

7.阳气虚脱

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气急不能平卧,四肢厥冷,尿少,水肿;舌苔薄,脉细微,或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