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学中将骨肿瘤的病因概括为内因、外因两种。外因是指大自然中的一切致病因素,如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饮食不洁等。内因是指机体本身所具有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如正胜邪衰,则免于发病,反之正气亏损,邪气乘虚而入,留滞机体,阴阳失调,则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障碍,成为肿瘤发生、发展的诱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1.气机不利
气是指水谷生化之精与先天之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有温养全身肌肤,推动脏腑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灵枢·平人绝谷》曰:“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说明气对人的生命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上述正常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运行阻滞,气血逆乱,升降失调,经络受阻,则可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而成为肿瘤。
2.瘀血阻滞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蕴结日久,凝结成块,则发为肿瘤。正如《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3.痰凝气滞
脾肺功能失调,水湿不化,津液不布,邪热熬灼;或七情郁结,气机阻滞,均可致痰浊凝结。痰随气行,无处不到,阻于经络筋骨,则四肢麻木肿痛,阻于脏腑则成痞块。故《丹溪心法·痰》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这也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4.正气虚弱
正气是指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正气虚弱是肿瘤发生的关键。气血亏损,外邪即可乘虚而入。正邪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但决定着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决定着肿瘤的转归。
(二)西医
西医学对骨肉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根据有关资料研究可能与放射照射、良性肿瘤及骨骼疾病的恶变、病毒感染、化学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