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1)辨证要点:本病起病缓慢,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认知障碍是各种痴呆的共性,因而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关键是依据兼证和舌脉辨别证候的虚实,虚以肾虚髓减、气血不足为特征,实以痰浊、瘀血为表象,痰瘀日久可为毒,虚实并见者多。

(2)治疗要点:治疗总以补肾益髓、益气养血、化痰活血、解毒通络为主要治法。年老之体,多虚多瘀多痰,虚实错杂,故治疗时需标本兼顾。根据本虚、标实之偏重及体质之强弱。或以补虚为主,或以祛邪为主。

(3)辨证论治

1)髓海不足证

症状:健忘,定向障碍,判断思维能力下降,或计算不能,或理解障碍,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盲语謇涩,或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发枯齿落,头晕目眩,听力减退,尿频,甚者二便失禁,形体衰惫;舌质淡,脉沉细弱,两尺尤甚。

证候分析: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致脑髓空虚,则记忆减退,定向障碍,判断思维能力下降,或计算不能,或理解障碍,反应迟钝,发枯齿落,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则听力减退;关门不固则尿颊,甚者二便失禁;舌质淡,脉沉细弱,两尺尤甚,亦是肾精亏虚,髓海不足的表现。

治法:填精补髓,健脑益智。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药用紫河车、龟板、人参、生地黄、麦冬、天冬、牛膝、杜仲、黄柏。

随症加减:若肾虚症状突出者,加鹿角胶、山茱萸、制首乌;言语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生蒲黄;尿额者,加山药、益智仁、乌药;痰涎多,舌苔白滑者,合理中丸加减;若舌暗,或舌边有瘀斑者,加丹参、川芎、桃仁;若脾肾两虚,见腰酸膝软,食少纳呆,四肢不温,腹痛腹泻者,可用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加减。

2)气血不足证

症状:健忘,注意力难集中,反应迟钝,判断力差,计算不能,伴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神疲懒言,气短纳呆,喃喃自语,神情恍惚,悲伤喜哭,面色不华,唇甲淡;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记忆减退,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判断力差,计算不能,伴头晕眼花;心血不足则心悸少寐;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故神疲懒言,气短纳呆;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肤,故面色不华,唇甲淡白;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无力也是气血不足之表现。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白芍、茯苓、甘草、川芎、肉桂。

随症加减:若见少寐明显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心悸寐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天王补心丹;神情恍惚、悲伤欲哭者,合甘麦大枣汤、百合郁金汤。

3)痰浊阻窍证

症状:头沉健忘,定向障碍,判断力差,反应迟钝,静而少言,或默默无语,或喃喃自语;严重者失算,失认,失用,伴口多痰涎,倦怠多寐,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胖苔白腻,脉多滑。

证候分析:痰浊中阻,蒙蔽清阳,故头沉,记忆减退,定向判断力差,反应迟钝,静而少盲,或默默无语,或喃喃自语,重者失算,失认,失用;痰涎壅盛,则口多痰涎;湿邪中阻,阻遏气机,故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胖苔白腻,脉多滑,也是痰浊阻窍之征。

治法:健脾化痰,开窍醒神。

方药:香砂六君丸合菖蒲郁金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姜半夏、陈皮、茯苓、石菖蒲、郁金、栀子、竹叶、连翘、灯心、竹沥。

随症加减:若舌苔变黄、呕吐呃逆者,加制胆星、黄连;脘腹胀满、痰湿明显,减栀子、连翘,加木香、砂仁。

(4)中成药

1)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本品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通心络胶囊:益气、化瘀、通络;每次4粒,每日3次。

3)复方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本品40mL,加入500mL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5)针灸:可选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内关、丰隆等穴。功效:补肾宁心,活血化痰。用毫针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隔日1次。

(6)其他疗法

1)药膳:①桂圆百合炖鹌鹑:桂圆肉15g,百合30g,鹌鹑2只。将鹌鹑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清洗;②金针茯神牛心汤:牛心150g,干金针菜20g,茯神30g。牛心洗去血污,切片,金针菜用水洗净,同茯神放锅内,煲汤,调昧后饮汤吃肉。辅助治疗老年健忘。

2)西医治疗:①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毒扁豆碱、他可林、石杉碱甲;②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如吡拉西坦、胞磷胆碱ATP辅酶A;③促进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双氢麦角碱类如双麦角碱。

(张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