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食管滴酸试验
从鼻腔放置胃管;当管端达30~35cm时。先滴入生理盐水,如无不适,换用0.1mol/L盐酸,以同样滴速滴注30分钟,在滴酸过程中,出现胸骨后痛或烧灼感者为阳性反应,表明有胃食管反流病存在;阴性反应表示胃酸缺乏。症状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者为阴性。
(二)食管腔内pH测定
将一置于胃内的pH电极逐渐拉入食管内,并置于LES之上方约5cm处。正常情况下,胃内pH甚低,此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并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如闭口、深呼气或屈腿,并用力擤鼻涕3~4次,如食管内pH下降至4以下,说明有胃食管反流存在。
(三)食管内压力测定
应用低顺应性气液压毛细血管灌注系统,经鼻插入导管,采用定点牵拉法,分别记录4个测孔(空间方位相间隔90°)的下食管括约肌压(LESP)、食管体部远端蠕动收缩幅度、传导速度等,以评估食管功能。正常LES压力为1.6~2.7kPa,当静止时LES压力≤1.3kPa,或LES压力与胃内压力比值<1时,则提示LES功能不全,或有胃食管反流存在。
(四)胃-食管闪烁显像
受检者经胃管向胃内注入300mL等渗盐水,加入300μg Ci99mTc硫化胶的混合液体,然后取仰卧位,对胃、食管进行扫描。此法可估计胃-食管的反流量,且能反映出生理状态,诊断正确率较高。
(五)酸钡吞咽试验
因食管吞钡X线检查较不敏感,假阴性较多,有人主张应用酸钡吞咽试验进行X线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用100mL硫酸钡和37%浓度的盐酸1mL混匀,pH为1.7。患者服加酸的钡剂引起食管运动异常,诱发强烈地非蠕动性收缩,正常人则相反。
(六)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胆红素检测
将酸敏锑电极放入pH 7和pH 1的缓冲液中校正,受检者经鼻插入pH电极,根据测压导管定位确定LES的位置,结合pH的变化及X线透视下定位的方法,将锑电极置于LES上5cm处,连续监测24小时内pH的变化。通过食管腔内放置pH电极的长时间观察,不仅可发现反流,还可以了解反流程度、持续时间、次数,以及与体位、进餐、疼痛等症状的关系。胆红素监测对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为侵入性的检查手段。
(七)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
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通过阻抗变化可判断液体或气体反流。目前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导管均带有pH监测通道,可进一步区分酸反流、弱酸反流及弱碱反流,提高与症状关联的反流的发现率,从而可用以提高GERD的诊断率,尤其是以非酸反流为主的患者的诊断;抗反流手术前及术后的评估;难治性GERD病因的寻找;不典型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的诊断;确诊功能性胃灼热患者。
(八)内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有黏膜破损GERD(即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Barrett食管,下段食管的鳞状上皮可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反流性食管炎(RE)洛杉矶内镜诊断标准(LA)。A级:食管黏膜皱襞表面黏膜破损,但破损直径小于5mm;B级:黏膜皱襞表面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m,但破损间无融合;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尚未环绕食管壁四周;D级:黏膜破损融合累及至少食管四壁75%。活体组织检查是评价食管炎最灵敏的指标,也是除外食管癌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