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其中与肝疏泄失常密切相关。临床上以肝郁气滞证型最为常见,疏肝理气为针灸治疗本病的总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与证型,配合不同的针灸方法。例如,肝郁化火者配合刮痧、刺络拔罐;脾肾阳虚者配合艾灸;心脾两虚配合穴位注射等。由于本病呈周期性发病,针灸治疗强调在发病前提前干预,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症状的出现。其中,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是针灸治疗本病的关键时期,故排卵期后即为针灸疗法的最佳介入时机。
(尹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