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颈椎病
2025年09月26日
第四节 颈椎病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或)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这个定义包含了三方面内容:①颈椎间盘的退变;②累及周围组织,如主要是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可累及一种或同时累及几种;③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诊断颈椎病;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疾患后方可诊断为颈椎病;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1948年Brain等提出了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为一独立疾病,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CT、MR等影像学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应用,在颈椎病病理生理和诊断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治疗效果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大家公认产生颈椎病的根源是脊柱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始于外在因素,如颈椎长期过度的活动、姿势不当或头颈部外伤等,引起颈椎的退行性病变。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据调查,40~50岁左右的人有25%罹患颈椎病,60~70岁的发病率达到50%以上。由于颈椎病病情反复发作,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医传统医学中并无颈椎病一名,但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分别属于中医“项痹”“眩晕”“痉证”及“痿证”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