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患者受伤后即致肢体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功能受限,是髋关节脱位共同症状。陈旧性髋关节脱位者可见肿胀疼痛的症状较轻。

(二)体征

1.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大粗隆向后上方移位,臀部突起,可触及脱出的球状股骨头,腹股沟部触诊有空虚感,髋关节呈半屈曲内收内旋位,患肢膝部靠抵于健肢大腿下段内侧,足尖内抵于健肢小腿内踝部(黏膝征阳性),患肢呈弹性固定。患肢短缩,可达5cm左右。

2.髋关节前脱位

患肢呈明显的外展、外旋、屈曲畸形;黏膝征阴性,伤肢膝部不能靠在对侧大腿上;伤肢较健肢为长;在闭孔或腹股沟附近可触到股骨头,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被动活动时引起疼痛和肌肉痉挛。

3.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Ⅰ型、Ⅱ型脱位者患肢无明显短缩畸形;Ⅲ型脱位者检查时可触及骨擦感,患肢短缩,大转子内旋;Ⅳ型脱位者臀部、腹股沟可出现广泛血肿,局部软组织挫伤严重。但根据体征确定髋关节脱位比较困难,而且患者常合并有腹腔脏器、股骨干及膝部的损伤,容易造成漏诊,应引起注意。X线检查可以确诊。

4.髋关节陈旧性脱位

脱位时间超过3周者称为陈旧性脱位,多见于一些新伤延误了治疗时机,或由于漏诊所致。又可分为陈旧性后脱位、陈旧性前脱位、陈旧性中心性脱位。其临床体征按照不同的脱位方向有所不同,可参见各型的体征特点。以髋关节后脱位为例,此时髋关节局部瘀肿已消退,随着时间的延续,局部常有增生,轻者不明显,重者关节周围增大,使关节轮廓不清。伤肢肌肉较健侧萎缩。疼痛多已不明显,已能扶杖跛行,惟畸形仍存在。如臀部突起,髋、膝关节屈曲,患肢短缩、内收、内旋等。

(三)常见并发症

1.脱位并骨折

髋关节脱位可合并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偶有股骨干骨折与髋关节脱位同时发生,表现有脱位和骨折的症状与体征。

2.坐骨神经损伤

约有10%髋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中,坐骨神经可能被向后、上方移位的股骨头或髋臼骨块挫伤,引起患侧坐骨神经麻痹。出现足下垂、趾背伸无力、足背外侧感觉障碍等典型体征。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因髋关节脱位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关节囊扯裂及圆韧带断裂,可能影响股骨头血运,发生缺血坏死,在12个月左右于X线片可见到改变。临床表现为腹股沟持续不适感与髋内旋痛,运动受限,若采取措施无效,缺血坏死继续恶化,最后必然形成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