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针灸治疗

五、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1.取穴

足三里、中脘、血海、膈俞、内关、丰隆。

2.操作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28号毫针快速刺入,针身与皮肤约成45°,进针深度0.8~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二)电针法

1.取穴

肾俞、命门、太溪、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阴陵泉、风市。

2.操作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28号毫针快速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治疗仪,以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酎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温针法

1.取穴

大椎、肾俞、脾俞、肺俞、阳陵泉。

2.操作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28号毫针快速针刺,得气后针柄置1cm长的艾段,点燃行温针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蜂针法

1.取穴

大椎、命门、曲池、手三里、中脘、足三里、阳池、内关、外关、听宫、地仓等穴。

2.操作

先采用活蜂点刺皮试右阳池,无过敏反应,以活蜂直刺诸穴,循序渐进,由1针增至10针。严重硬皮区隔日点刺或散刺。

(五)皮肤针法

1.定位

患处局部。

2.操作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患处进行散刺或围刺,以局部微出血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六)皮内针法

1.定位

选用皮损局部,常规消毒。

2.操作

从皮损两侧纵向埋入长4cm的皮内针各1枚,皮损两侧横向埋入长1.5cm的皮内针各1枚,针尖方向均呈向心性,外用胶布固定,每隔3天重新调换埋置皮内针1次。并每日用艾条在皮损局部悬灸2次,每次15分钟。

(七)耳穴埋针法

1.取穴

肺、肾、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及皮损相应区。

2.操作

耳郭严格消毒,取图钉形揿针。针刺时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胀痛,揿针用胶布固定,患者每天用手指按压揿针2~3次,每次1~3分钟。每日埋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八)穴位注射法

1.取穴

肺俞、肾俞、脾俞、血海、丰隆、关元、中脘。

2.操作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快速刺入0.8~1寸深,待得气后,每穴缓慢推注胎盘组织浆1.5~2ml。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九)天灸法

1.定位

在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背俞穴寻找异常反应点。

2.操作

在找到的反应点上常规消毒,用烧热的三棱针点刺使皮肤破损,然后在破损的穴位上敷化腐散,外用胶布固定,3~5天改用三仙丹少量撒在清毒后的穴位上,外敷全鸡吸毒膏,换药期间在穴位上拔火罐。每日换药1次,直到灸疮愈合为1个疗程,隔1周后再做下1个疗程。

(十)药灸法

1.处方

附子、川芎、草乌、细辛、桂枝、乳香、没药、艾炷各适量。将上药做成药饼待用。

2.取穴

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阳池;②大椎、背俞、命门、脾俞、膏肓俞、中脘;③神阙、气海、关元、肺俞、膈俞、阳池。

3.方法

将上药饼置于上述穴位,每日1次,行子午补法隔药饼灸,三组穴位交替使用,每穴灸3~5壮。

(彭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