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

(1)主穴:迎香、大椎、上星、孔最。

(2)配穴:肺热配鱼际、少商;阴虚火旺配太溪、三阴交;肺气不足配太渊、气海。

2.操作方法

主穴每次必用,配穴轮流使用,常规消毒后,用28~30号毫针,斜刺迎香0.4±0.1寸,直刺孔最1.0±0.2寸,大椎穴向上斜刺1.0±0.2寸,上星穴平刺0.6±0.2寸,鱼际穴直刺0.6±0.2寸,少商穴向可以点刺出血,太溪穴直刺0.3±0.2寸,三阴交穴直刺0.5±0.2寸,太渊穴应该避开桡动脉直刺0.3±0.1寸,气海穴直刺0.8±0.2寸。留针20±30分钟,10分钟捻转1次,隔日治疗1次,症状消失后每周2次,持续2~3周。

(二)灸法

1.取穴

合谷、上星、迎香。

2.操作方法

用温和灸法,将艾条点燃,医者用右手持艾条施灸,与穴位之间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而不感到发烫为原则,每次每穴灸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

(三)三棱针疗法

1.取穴

少商、二间、上星、迎香。

2.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用三棱针常规点刺穴位3~5次,使出血数滴,用消毒干棉球拭去。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四)梅花针疗法

1.取穴

(1)出血时对症采用:鼻部后颈、骶部、百会,重点叩打颈椎1~4椎两侧、鼻部以及风池、迎香、内关。

(2)巩固调理期,采用鼻部、胸椎3~10椎两侧、后颈部、肺俞、肝俞、小腿内侧。

2.操作方法

中度或重度刺激,出血期每日1次,调理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五)皮肤针疗法

1.处方

鼻部、颈部、百会、第1~4颈椎两侧、风池、迎香、内关第3~10胸椎两侧。

2.操作方法

百会、鼻部、迎香。以轻叩刺法,余处施以中等叩刺。

(六)耳针疗法

1.处方

肺、肾上腺、内鼻、额。

2.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28~30号0.5~1.0寸毫针,采用直刺或斜刺法,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钟。每天治疗1次,重症患者每天治疗两次。

(七)耳穴贴压疗法

1.处方

肺、肾上腺、内鼻、额。

2.操作方法

运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贴压。将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mm×5mm的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于所选的穴位上,每穴固定1粒。让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按压的力量已有明显的痛感但不过分强烈为度。隔天更换1次。双侧耳穴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