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方
1.火毒蕴结证
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皮肤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消肿溃坚。
(1)基本处方: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节、炒皂角刺、天花粉、乳香、没药各3g,金银花、陈皮各9g。每日1剂,加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2)备选处方。
1)五神汤:茯苓、金银花、牛膝、车前子、紫花地丁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壅盛者。
2)黄连解毒汤:黄连9g,黄芩、黄柏各6g,栀子9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火毒壅盛者。
3)千捶膏:蓖麻子肉150g,嫩松香粉300g,轻粉(水飞)30g,东丹、银朱各60g,茶油40g。制备成膏剂,隔水炖烊,摊于纸上,盖贴患处。适用于阳证肛痈初起者。
4)阳毒内消散:麝香、冰片各6g,白及、天南星、姜黄、樟脑、冰片各12g,轻粉、胆矾各9g,铜绿12g,青黛6g。研极细末,贮瓶内,用时取适量,掺膏药上敷贴。适用于火毒壅盛者。
2.热毒炽盛证
肛门疼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泄热。
(1)基本处方:栀子、连翘、薄荷各3g,甘草1.5g,黄连、黄芩、桔梗各3g,大黄6g,当归、炒白芍、木香、槟榔各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食前服。
(2)备选处方:凉膈散:大黄、芒硝、炙甘草各600g,栀子、薄荷、黄芩各300g,连翘1250g。共为粗末,每次5~12g,加竹叶3g,蜜少许,加水煎服,每日3次。亦可做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3.阴虚毒恋证
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
(1)基本处方:青蒿、知母各6g,鳖甲15g,细生地黄12g,丹皮9g。每日1剂,加水煎服。
(2)备选处方。
1)阳和汤:熟地黄30g,白芥子6g,鹿角胶9g,肉桂3g,麻黄、炮姜炭各2g,生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阴寒凝滞者。
2)滋阴除湿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各3g,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24g,泽泻、地骨皮、甘草、各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阴虚湿凝者。
(智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