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清肠化湿。

1.针刺治疗

取穴:上巨虚、下脘、天枢、足三里。

辨证加减:湿热下注,加曲池、阴陵泉;肝旺脾虚,加阳陵泉、关冲;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气海;肝气乘脾,加肝俞、章门、阳陵泉;肾阳衰弱,加肾俞、命门、关元。

方法:每次选用4~6穴,除抑肝穴可用平补平泻法外,余均以毫针施以补法,可加用温针灸。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灸法

取穴:足三里、中脘、脾俞、大肠俞、天枢。

方法:以上穴位以黄豆大艾炷直按灸,或隔附子饼灸或隔姜灸,局部发烫即应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亦可每次选3~5穴,用艾条悬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适用于无热象者。

3.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

方法:选用4~6穴,用黄芪注射液4mL或维生素B12500μg注射液混合,针刺得气后,每次每穴注入药物1~3mL,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4.耳针疗法

取穴: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三焦、胃、脾、交感、皮质下、神门。

方法:以上穴位每次选取5~7穴,行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两耳交替。

5.穴位激光疗法

取穴:神阙、天枢、大肠俞。

方法:用HNZSQ-2型氦氖激光照射器,直接照射神阙、天枢穴,各10分钟,再以特制空芯针针刺大肠俞,得气后将JG-10型氦氖激光针分别通过针芯导入大肠俞深部照射。每穴10分钟,每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6.埋线疗法

取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

方法:每次选用2~4个穴位,按埋线法操作常规,穴内埋入“0”号羊肠线。15~30天埋1次,10次为1个疗程。